“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 A.井田制 | B.宗法制 |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
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省区 |
嘉庆至万历 |
顺治至雍正 |
乾隆至道光 |
||||
| 州县数 |
集市数 |
州县数 |
集市数 |
州县数 |
集市数 |
||
| 直隶 山东 |
14 42 |
132 104 |
82 64 |
527 1126 |
43 74 |
537 1583 |
|
| 陕西(关中) |
16 |
143 |
21 |
238 |
28 |
264 |
|
| 江西 福建(不含台湾) |
45 19 |
459 131 |
51 15 |
545 205 |
43 39 |
976 511 |
|
| 广东 |
/ |
/ |
72 |
1270 |
71 |
1959 |
|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C.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D.州县集市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据说,长沙岳麓书院(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这幅对联的上联,是朱熹在此讲学时所题,千年后的现代学者冯友兰为其题写了下联。根据你对朱熹学说的理解并结合特定场合,为其选择一个横批
| A.格物致知 | B.天人感应 | C.君权神授 | D.弘博王道 |
唐代诗人徐来军曾在《调笑令》中说:“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该诗所咏叹的工具
| A.能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 B.是人力汲水的灌溉工具 |
| C.是北方劳动人民发明的 | D.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 |
《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材料中不可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当时仍然存在分封现象 | B.儒学影响了选官制度 |
| C.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 D.中外朝制度初步确立 |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
| A.蔡伦是造纸术的最早发明者 |
| B.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 |
| C.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 |
|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