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C.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D.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的渊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个电影中有以下情节:“在市政厅门前,正对着大门搭了一个大讲台……讲台前面旌旗招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成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人山人海的广场上人们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这部电影中的情节反映的可能是哪一时期的历史大事?()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19世纪七十年代
C.19世纪五十年代 D.19世纪六十年代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要依靠政府军队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辛亥革命影响有限
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是()

A.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 )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