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到:“黄氏(黄宗羲)之” 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同)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认为黄宗羲的思想
| A.继承儒家民本思想 |
| B.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 |
| C.具有现代民本思想 |
| D.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结合 |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 B.先理而后有气 |
| C.宇宙便是吾心 |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
①佛教②道教③墨家④儒教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下列各项对这一主张的理解与评议,正确的是
①西汉初期各学派仍很活跃 ②当时地方割据势力仍非常强大
③主张实行文化专制主义④有利于封建大一统的局面的形成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史,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董仲舒 |
“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
| A.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 | B.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
| C.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 | D.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