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可以说是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缩影,九年级二班的同学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发展进程,开展了一次“美国发展之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共同解决下列问题。
回放史籍摘要:
材料一:在考察美国兴盛的原因时,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首先放在美国的自然条件上。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南部,土地肥沃,可耕地占国土面积的90%。中部大平原,不仅是美国的,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由北向南流去,注入墨西哥湾,给农业以灌溉之利。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纵横交错的河道更使这地区后来成为工业区。
材料二:当1776年这13个殖民地联合起来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的时候,这个新兴的国家还只是一个面积不过40万平方英里、连一个国家机构都不健全的小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材料三: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为了摆脱困境,争取战争胜利, 1862年,林肯政府陆续采取了一些顺应民意的措施,逐渐扭转了战局,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尚欠欧洲债务60多亿美元。一战初期,美国宣布“中立”,却以大批物资供应各交战国,大发战争财。到一战结束时约有20个国家欠下美国债务,连本来最富有的英国也欠下了美国44亿美元的债款,美国一跃成为各国的债主。英国人曾在公开出版的杂志上登出漫画,美国总统威尔逊站在一只衔着橄榄枝、伪装成和平鸽的老鹰身边,讥讽美国在一战初期的中立是伪装的和平。
材料五:感受大家风范:
(1)根据材料一回答,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1分)
(2)材料二中宣布美国独立的标志是什么?与英国相比,为什么说美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取得战争的胜利,林肯政府颁布了哪两个法令?
(4)根据材料四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影响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图片说明这两位美国人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6)中国人反感美国,他们认为“战争与掠夺造就了美国”;很多中国人崇拜美国,认为是多种原因造就了美国的强大。请说出你的观点并用史实进行论证。(至少举两例,1分)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以下是一组反映了中国现代以来的外交历程的图片,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外交事件?
(2)图三中的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
(3)图四的照片应该拍摄于哪一年?图中周恩来与谁握手?接下来的一周活动中,双方取得了什么成果?
(4)长期阻碍中美关系改善的是什么问题?
(5)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是在什么时候?
(6)中国取得图三和图四中的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美关系发生这种变化,你得出怎样有益的启示?
(7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材料四:“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土地?国家颁布一部重要文件,名称是什么? (2分)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 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首先在哪一地区实行?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分)
(8分)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距今有多少年?
(2)材料二中“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发生于哪一年?
(3)据材料三,克拉克说的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那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
(4)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全球化时代》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三:美国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公司的总部在美国的西雅图市,波音公司在美国有自己的总装厂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产厂和研发中心。但是,一架设备先进的飞机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质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零部件生产厂。如波音757—200的发动机就由英国工厂制造。中国的工厂也为波音飞机生产
材料四: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3)请提取材料三中最能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本质要求的语句。(2分)
(4)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经济全球化。
在团结合作中实现共赢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梦想。“团结”是一种艺术,“团结”并不是简单地、毫无规则地组成一个团体、集团或组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团结合作”主题的探究活动。(共12分)
步骤一 回顾历史——了解国际关系中的不正当合作
(1)观察图一、二的世界形势,简要回答两图反映的不正当合作对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
步骤二史海寻贝——认识国际关系中的正当合作
(2)在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和危机时,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机。请你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典型事例加以说明。
步骤三知彼知己——知道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合作”
(3)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请你列举2001年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上能充分体现“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
步骤四总结反思——理解现实中合作的艺术
(4)“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现在中美两国都分别加入了一些国际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试举一例说明。
(5)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的因素,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