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测得a、b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厘米,根据坡度计算,判断a、b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为(可用到的数据:tan15º≈0.268 tan25º≈0.466 tan35º≈0.70;不同坡度的土地利用方式见下表)

| 坡度 |
0º-15º |
15º-25º |
25º-35º |
>35º |
| 土地利用方式 |
农田 |
梯田、经济用地 |
林、牧用地 |
封山育林区 |
A.农田
B.梯田、经济用地
C.林、牧用地
D.封山育林区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下题。
| 资源种类 省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 新 |
★★ |
★★★★ |
★★★★ |
|
| 陕 |
★★★★ |
★★★ |
★★ |
★★★ |
| 川 |
★★ |
★ |
★★★★ |
★★★★ |
| 粤 |
★ |
★★ |
★★★★ |
★ |
读上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甲—天然气 乙—煤炭丙—水资源 丁—太阳能 |
| B.甲—天然气 乙—太阳能 丙—水资源 丁—煤炭 |
| C.甲—煤炭乙—太阳能 丙—水资源 丁—天然气 |
| D.甲—煤炭乙—天然气 丙—水资源 丁—太阳能 |
甲类资源丰富区资源开发方向()
| A.稳定以煤炭开发为核心的工业体系 |
| B.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
| C.产业全部升级,第三产业全部替代第二产业 |
| D.提高重工业产值比重 |
一般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资源越丰富,其经济发展速度应该越快。但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资源富集区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扭曲、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有学者将此总结为资源诅咒假说。右图为中国能源资源诅咒分区示意图,据此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资源诅咒高危区()
| A.生态环境恶劣,风沙活动强烈 |
| B.自然资源丰富,以初级产业为主 |
| C.依靠资源深加工技术,收入高 |
| D.边境贸易吸引大量外商的投资 |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 A.山西省应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谋求全方位多元发展 |
| B.上海应主要引进西部资源,带动西部经济更快发展 |
| C.广东省将高科技企业向新疆转移,促进其产业升级 |
| D.青海省应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
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读下图回答下题。
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 A.黄河上游泥沙 | B.黄土高原泥沙 |
| C.地上河河床 | D.渤海海底泥沙 |
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
| A.耕地面积减少 | B.地下水位下降 |
| C.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 | D.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 |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 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
| 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 | 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 |
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题。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 | B.利用综合指标 |
|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