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若测得a、b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厘米,根据坡度计算,判断a、b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为(可用到的数据:tan15º≈0.268 tan25º≈0.466 tan35º≈0.70;不同坡度的土地利用方式见下表)

坡度
0º-15º
15º-25º
25º-35º
>35º
土地利用方式
农田
梯田、经济用地
林、牧用地
封山育林区

 
A.农田
B.梯田、经济用地
C.林、牧用地
D.封山育林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漫画,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
B.②—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C.③—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D.④—环境污染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出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

A.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适当分散
B.为了方便居民乘车,交通运输线应尽量通过市中心
C.居住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D.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有水污染的企业位于河流的上游

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

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2009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纷纷提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议案。据此完成问题。
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很多地区资源严重短缺,工农业经济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循环经济的是(  )

A.秸秆焚烧还田 B.矿渣生产水泥
C.垃圾转移国外 D.污水灌溉农田

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