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图中岩层形成与地壳运动及发生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断层发生在褶皱形成之前 |
| B.断层发生在岩浆岩形成之后 |
| C.在沉积岩3形成后该区域有过大规模的地壳抬升运动 |
| D.沉积岩4形成于岩浆活动与断裂作用之后 |
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仅从地转偏向力角度考虑,甲处岛屿更容易与西岸相连 |
| B.如图示区域突降暴雨,则乙处最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
| C.如图示地区位于湿润地区,则丙处以上河段以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为主 |
| D.如沉积岩2中含有石油,则丁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左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右图为“贵州某地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 B.植被 |
| C.地貌 | D.土壤 |
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 A.冻土和冰川 | B.地质基础不稳固 |
| C.沼泽、软土 | D.流沙和水土流失 |
近年来华北地区深陷雾霾污染之中。雾霾时能见度很低,连续多天的雾霾更是给道路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其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大量悬浮颗粒()
| A.增强了对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 |
| B.削弱了地面长波辐射 |
| C.改变了太阳辐射波长 |
| D.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雾霾天气持续出现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受暖锋控制,空气流动性差 |
| B.地面蒸发强,空气湿度增大 |
| C.冷空气快速南下,气温降低,水汽凝结 |
| D.受稳定天气系统控制,大气稳定 |
下图是沿赤道某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和相关地区的气候直方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地区有著名河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著名河流为尼罗河 |
| B.该条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大 |
| C.该条河流汛期明显,径流季节变化大 |
| D.该条河流水量大,径流较稳定,含沙量小 |
关于B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B地区属于地势较高的东非高原 |
| B.B地区中部纵贯着世界著名的东非大裂谷 |
| C.B地区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
| D.B地区地表多火山和构造湖泊 |
下列关于A、B两地的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区月均温在20℃以上,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大
B. A地区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C. B地区全年高温,降水季节变化大,为热带季风气候
D. A、B两地区气候的成因主要是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下图是我国某山峰等高线(米)和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山峰可能位于的省区是()
| A.黑 | B.陕 |
| C.粤 | D.藏 |
北坡1月降水大于7月降水的区域主要位于海拔()
| A.1000米以下 | B.1000-1500米 |
| C.1000-2000米 | D.2000米以上 |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海拔3100米,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图示山地上有雪线 |
| B.图示反映了地方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
| C.M地适宜葡萄、柑橘、油橄榄、无花果等的种植 |
| D.图示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B.山脉东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 |
| 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
| 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