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相继罢工。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运动是?(2分)
(2)材料二口号中的“国贼”主要指哪些人?(2分,答出一例即可)
(3)材料三中“中国工人”代表的是什么阶级的运动?(2分)这体现了工人的一种什么精神?(2分)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问这场运动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是古代中国历史上四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他们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西汉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贾谊认为秦始皇有哪些功绩?
材料二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2)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汉武帝时除修筑长城之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卷198页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结合经济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四康熙曾多次否决修葺长城的奏议,据《清圣祖实录》记载,1691年他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口、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4)依据材料四,指出康熙认为的最重要的守国之道是什么?举一例说明康熙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做出的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之路】
材料一:面对外国的侵略势力和在国内起义中遭受蹂躏的土地,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帝国想要生存就必须进行改革。从1860年到1895年,清朝当局尝试构建一个高效、仁慈的儒家政府,以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采用外国技术来加强国力……(改革运动的)领导者们一方面保有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寻求稳定的农业社会,另一方面兴建现代船厂、修筑铁路、建立武器工业、开办高炉炼钢厂,并创立学院培养专业科技人才。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从1860年到1895年”的这场改革是什么?据材料分析该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这场改革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何影响?
材料二:“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二,说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场改革对俄国的近代化有何影响?
【革命之路】
材料三:

图一攻占冬宫图二南昌起义
(4)图一与图二所示事件表明俄、中两国无产阶级革命所走的革命道路有何共同性?结果有何不同?
(5)你从上述中俄的历史中可获得什么启示?

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总能让人想起那些峥嵘岁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歌曲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歌曲二酸枣刺,尖又尖,敌人来到黄河边,当壮丁,上前线,能打敌人的是好汉,王老二,李老三,你我都是好青年,张大哥,王大哥,大家都是好小伙。你拿刀,我拿枪,牵起手来打东洋,你放哨,我站岗,防止日寇汉奸进村庄,夜里打,白天藏,游击队的好处就这样,说打就打,说干就干,大家出力才是全面抗战。
(1)据歌词内容,说说上面两首歌各出自哪一革命战争年代?
(2)结合歌曲一和歌曲二,说说人民革命最后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 据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友好和平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个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材料二

材料三 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江泽民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约组织建立的目的。(1分)
(2) 材料二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2分)
(3) 旧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其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2分)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1分)

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材料四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严复宣传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来源。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后的觉悟”的核心内容。
(4)据材料四,指出李大钊的政治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他们向西方学习的目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