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以上材料反映出英国的真实意图是
| A.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 |
| B.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 |
| C.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 |
| D.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 |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中,用两个专章的篇幅,作了题为“攻击南京”和“南京大屠杀”的判词。1947年2月6日,中国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南京黄浦路口的励志社(现在的南京市中山路307号)大礼堂,对南京大屠杀首犯、侵华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开庭公审。以上两则材料()
| A.可作为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证据 |
| B.直观地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
| C.说明日本法西斯都得到了惩罚 |
| D.可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原始史料 |
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可能是()
| A.国民党一大 | B.八七会议 |
| C.遵义会议 | D.中共八大 |
以下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与《新青年》的主题统计。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报刊是当时传播新思想的唯一媒介 |
| B.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广泛传播 |
| C.西方习俗礼仪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 |
| D.广大人民关心国事和接受新思想 |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A.“晚清富国强兵的改革” | B.“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 C.“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 | D.“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 A.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 |
| B.受到洋务运动的影响 |
| C.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 D.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