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美、英、日在太平洋所属岛屿及属地上的防御工事和海军基地应保持现状,不得采取任何加强措施或建立新的海军基地和要塞。这一规定
①使日本在后来实施南进战略时拥有一定的相对优势
②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
③暂时缓和了美、英、日等列强之间的矛盾
④使美国成功拆散了英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
A.东汉的洛阳 | B.唐末的长安 | C.北宋的开封 | D.明初的南京 |
“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能反映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是
A.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 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
C.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 D.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学说 |
卢梭岛是人们漫步日内瓦湖畔时的首选人气小岛,也是缅怀卢梭的地方。卢梭被世人如此景仰的主要原因是:
A.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
B.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 |
C.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
D.他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柏拉图 | B.亚里士多德 | C.泰勒斯 | D.苏格拉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