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林,1917年1月19日,德国外交大臣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
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略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已本国领土或沿海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 “中国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漫画《坍塌的桥》

材料四: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一本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会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于1917年卷入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的“空缺”产生什么影响?
(4)人们对材料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请你写出应填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的文字。(请写在答题纸上)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魏徵吸取隋朝国力强盛却仅历二代而亡的教训,结合当时民生凋敝的现实状况,抓住唐初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提出了以偃武修文、勿劳弊中国、以道御之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思想。……魏徵在民族思想上坚持夷夏有别的观点,但总体而言,魏徵对于异族的态度,还是主张以圣人之道御之……在民族交往活动中魏徵更加重视至诚信义,维护国家形象。魏徵所认为夷夏之间的差异和界线主要还是地域种族的自然差异和文化上的差异,因而也赞成在文化上互通有无。
——摘编自郭文庭、周伟洲《论魏徵的民族思想及历史作用》
(1)据材料概括魏徵民族思想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魏徵民族思想的时代意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白里安一凯洛格条约》或《巴黎条约》。1927年由法国外长A.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弗兰克·B.凯洛格倡议,1928年8月27日由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1929年7月25日生效。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条约规定:“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任何签字国如用战争手段谋求利益,即不得享受公约给予的益处。”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非战公约》签订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对改条约进行评价。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言治旧国必用新法也。……《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伊尹曰:“用其新,去其陈,病乃不存。”
——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
材料二第一,凡团体员各个都知道团体是自己的——团体的事即是自己的事,自己对于团体该做的那一部分事诚心热心做去,绝对不避嫌不躲懒。第二,凡团体的事绝对公开,令各个团体员都得有与闻且监督的机会。第三, 每一件事有赞成反对两派, 少数派经过充分奋斗之后仍然失败, 则绝对的服从多数, 断不肯捣乱破坏。第四,多数派也绝对地尊重少数派地位,令他们有充分自由发表意见的余地,绝不加以压迫,而且绝对地甘受他们监督。第五,各个团体员对于各件事都要经过充分的考虑之后凭自己良心表示赞否,绝对地不盲从别人,更不受别人胁迫。
——梁启超《教育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分析梁启超变法思想的特点并对其特点作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现代民主精神、民主基本原则的理解。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只有两个皇帝获得了“大帝”的名号:其中一个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至1796年在位)。她上台处于俄国农奴制经济初步瓦解和阶级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对内政策方面,大力强化专制制度、中央集权制和贵族特权,稳定国内局势,力图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颁布一系列法令,加强了贵族在各地的权力;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维护农奴主利益,并且她将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在国家以农奴制为统治基础的时候,又明智地宣布工商业自由,取消对贸易的限制,鼓励向国外出口俄国的农副产品。称自己统治为“开明专制”(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俄国实行“开明专制”,既是受欧洲宫廷的政治风气影响,也是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推动所致)。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俄国的工商业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俄国的手工工场的开工数目从1762年的984家增加到1796年的3161家。俄国的生铁产量从1760年的6万吨增加到1800年的16万吨。在对外政策方面,为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对土耳其发动了两次战争,打通了黑海口,完成了彼得大帝始终没有完成的心愿。侵占黑海北岸广大地区。同瑞典进行了战争,伙同普鲁士、奥地利3次瓜分波兰。侵占了周边领土,使俄国版图由此扩大了67万平方千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力图组织反法联盟,积极参与欧洲君主国镇压法国大革命,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
(1)据材料回答,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措施中,为何既要强化农奴制又要发展资本主义?
(2)概括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