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魏徵吸取隋朝国力强盛却仅历二代而亡的教训,结合当时民生凋敝的现实状况,抓住唐初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提出了以偃武修文、勿劳弊中国、以道御之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思想。……魏徵在民族思想上坚持夷夏有别的观点,但总体而言,魏徵对于异族的态度,还是主张以圣人之道御之……在民族交往活动中魏徵更加重视至诚信义,维护国家形象。魏徵所认为夷夏之间的差异和界线主要还是地域种族的自然差异和文化上的差异,因而也赞成在文化上互通有无。
——摘编自郭文庭、周伟洲《论魏徵的民族思想及历史作用》
(1)据材料概括魏徵民族思想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魏徵民族思想的时代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材料二自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吐着白气推开现代化大门以来,人类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在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新老大国次第亮相,演绎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篇章,这当中有一条堪称规律的结论: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找到符合时代潮流、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现代化路径……正是依靠工业革命,转向工业立国,才使英国这个孤悬一隅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为跨越两个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正是重视科技发明、信奉“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国这个原本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抓住机遇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1)材料一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他们所预言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是指怎样的阶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中后期中国经历了哪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转型? (6分)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赶上现代化的最新浪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加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赖以治国的威权模式面临挑战,这一挑战促使新加坡政治民主进程得到较大幅度的推进。人民行动党在选择回应政治民主化挑战的路径时呈现出明显的自然性与主动性特征,即人民行动党主动地、自觉地主导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新加坡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完全操纵在人民行动党手中,但要完成政治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自孙景峰《世界民主浪潮下的新加坡威权体制》
材料二新加坡是一个建国以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一党执政的国家。李光耀一直以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小国,不能出现多党纷争政治,否则将难以生存这样的话来警告国人。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编自蔡定剑《向新加坡学什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加坡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现状。
(2)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独立后的新加坡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新加坡独立后运作的是威权体制,结合材料一、二评价这种体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美国率先表示支持。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从1994年4月到1996年,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向欧盟递交了入盟申请。
材料2: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材料3: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将各个分立的国民经济结合成为更大范围的经济区”,欧盟是目前世界经济中最为成功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国际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请回答:
(1)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并说明美国为什么率先支持欧洲煤钢联营成立?(4分)
(2)材料2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6分)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一体化的影响。(4分)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3: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1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4分)
(2)材料2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4分)《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2分)
(3)依据材料2、3,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1分)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2分)
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2分)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4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3分)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