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里克利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美国人在制宪会议上心里很纠结:一方面,心理上对政府权力不信任;另一方面,现实中又有集权的需要。如何加强政府的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又不至于侵犯到个人的权利自由呢?
——《西方代议制中“权利的制约和平衡”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特征
(3)材料一中所说的“一种完美的政治设计”应指英国的什么政治体制?
(4)美国人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5)以上材料反映出政治制度发展怎样的趋势?
在世界大战的激烈厮杀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各企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日本 |
意大利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
1930 |
218 |
266 |
162 |
512 |
498 |
699 |
1933 |
183 |
351 |
452 |
333 |
524 |
570 |
1934 |
292 |
455 |
709 |
540 |
707 |
803 |
1935 |
300 |
966 |
1607 |
646 |
867 |
806 |
1936 |
313 |
1149 |
2332 |
892 |
995 |
932 |
1937 |
940 |
1235 |
3298 |
1245 |
890 |
1032 |
1938 |
1740 |
746 |
7415 |
1863 |
919 |
1131 |
——根据《大国崛起》相关数据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什么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4)鉴于二战的巨大损失,为缓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的需要,二战后初期,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调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歌德曾经若有所思的对美国称道说:
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
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战后的最初几年……更多的人认为对付这些印第安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他们驱逐出白人的势力范围。乔治·华盛顿旗帜鲜明地支持这种意见。他说:“我们的扩张,将使这些野蛮人和狼都退出我们的视线。他们都是我们的猎物,只是外形不同。”
——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
材料三 美国一家图书馆收藏着《第三帝国重建德意志昔日光辉的宣传海报》(下图),有美国人认为海报中从左至右第一人为华盛顿,其余依次为俾斯麦、兴登堡、希特勒。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2)概述材料二的核心内容,据此分析材料一、二的矛盾之处。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三中部分美国人认为左起第一位人物是华盛顿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认为能将华盛顿与“海报”中的希特勒相提并论吗?为什么?
(6分)“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的一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于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性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有关“里程碑”的表格。
历史地位 |
理由 |
图片一:(1)2分 |
这本书是由李四光根据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实践,以及他近四十年从事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从而创立地质力学这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总结。 |
图片二:近代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
(2)![]() |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材料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访问中国西安时与一个7岁小女孩的一番对话:“你很想见我吗? ”“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你知道美国总统是管什么人的吗?”“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的。”克林顿听罢沉思了片刻后,很认真地对小女孩说:“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希腊的地理特点。与古代中国相比,这种地理特点对古希腊的政治体制造成的影响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中“新的种类的国家”的“新”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雅典民主制与近代美国民主制的不同之处。(4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末海外归国的留学革命分子从事革命的活动是积极而又热情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将革命推向前进。1902年从日本毕业归国的蓝天蔚在学生军成立会上发表演说:“同志诸君,我们仗大义,发公愤,小术于亡国之祸,要以我们至贵至尊的躯体捐身沙场,以拒强虐,以争国权!”杰出的爱国宣传家陈天华用激昂的爱国热情创作《猛回头》、《警世钟》两本革命小册子,被誉为“革命的文豪”。众多报刊的发行以其轻便的方式把反清民主革命的思想向群众普及。l904年初陶成章自日本归国。抵上海后,参加了中国教育会的活动。随后和魏兰到浙江筹组秘密革命团体。1904年黄兴等在长沙发起成立华兴会。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l907年到l908年的五次起义和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下的两广、云南边境的六次起义无一不是由同盟会中国
留日学生担任骨干发动的。l911年广州事件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即有八人是在学的留日学生。许多海归的革命分子为了祖国的强大和复兴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辛亥革命爆发原因新探》
材料二辛亥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的天安门对外开放,昔日天子脚下的臣民,第一次以公民的身份走上皇城的城楼,第一次从皇帝的视角,贮望这座从前的帝都,都城里的寻常巷陌、灯火楼台,无数的点与线,第一次以如此强大的视觉形象汹涌而来。
材料三丁文江在1912年给莫理循的信中感叹:“见到我国姑娘们用一双天足走在街上,登上有轨电车,坐在餐馆里吃饭……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深深懂得十年前——仅仅是十年前——那些可怕的清规戒律的人来说,纯属崭新的生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海外留学生从事革命的主要方式。(6分)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