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看下列三幅图片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然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材料二中“界碑” 、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4)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更番上下(轮值)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兵)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
—摘自《新唐书》卷50
材料二:府兵大都是从均田户中选拔充任的……“于六户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勇武有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须自己置办各种用具和武器。……固然兵役负担很重,但由于他们尚能分配到足够的永业、口分田(均田制下分配的两类土地),府兵本人也能够免除租庸调,因此他们的经济比较优裕……到了唐高宗晚年和武则天统治时代,均田制逐渐破坏,府兵受田很难足额,这样,他们的经济就逐渐衰落下来。
—摘自王仲荣《隋唐五代史》上册
材料三:初,诸卫府兵,自成丁(成年)从军,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杂徭,浸以贫弱,逃亡略尽,百姓苦之。(开元十年)张说建议,请招壮士充宿卫,不问色役(免除各种徭役),优为之制;逋逃者争出应募。上(唐玄宗)从之。旬日,得精兵十三万,分隶诸卫,更番上下。后农之分,从此始矣。
—摘自《资治通鉴》卷212
材料四:到了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索性下敕:“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召募丁壮,长充边军。”称之为“长征健儿”。从此以后,更替戍边的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征募到长征健儿,便成为终身职业兵。……过去的府兵,因为“取之土著,恐累亲族”,所以不敢“外叛内侮及杀师自擅”。现在既然是职业兵,“于是师不土著,无家族之顾”,藩镇的将帅,就利用这一弱点,威胁利诱,使士兵服从他,来对抗朝廷。
—摘自王仲荣《隋唐五代史》上册
请回答:
(1)分析府兵制与均田制的关系及其对唐前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分析唐后期叛乱割据与均田制、府兵制破坏之间的关系。

从二战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的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如何?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活动。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2)改革主要针对哪些问题展开?结果如何?
(3)从中我们应得出哪些启示?

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上午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域发生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等多个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人员伤亡达25万多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自二战以来一直受世界关注,海啸事件更引起世界援助,世界各国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请回答: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曾
出现过三次经济发展的高潮。概述这三次经济发展高潮出现的时间及代表性国家。
(2)归纳总结上述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3)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了上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出现金融风暴的原因是什么?
(4)海啸发生后,许多国家对受灾国进行援助,中国政府也以极大热情援助受灾国,并发动人民为灾民募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表1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国名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增长率%
6.7
5.6
5.3
2.9
9,6
3.5

表2 20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情况

年份
项目(%)
欧共体十国
美国
日本
1973~1979年
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
2.·5
2.6
3.5
1979~1984年
同上
0.9
2.1
4.2
1979~1982年
消费物价上升率
9.5
7.8
4.4

表3 20世纪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国名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增长率%
5.5
1.8
2.6
0.5
5.6
0.9

请回答:
(1)依据上面各表,说明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2)出现上述总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上述各表,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有什么差异。这反映了什么规律?导致了什么后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