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两个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小题。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
A.水产养殖业 | B.甘蔗种植业 |
C.甜菜种植业 | D.造纸和化工 |
下图为沿23026S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图中⑤地气候成因无关的是()
A.地形 | B.东南信风 | C.暖流 | D.东北信风 |
图中()
A.⑤地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 |
B.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
C.④地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其北部的平原地区 |
D.甲、乙、丙三海域依次为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
图中剖面线穿过了全球六大扳块中的()
A.三块 | B.四块 | C.五块 | D.六块 |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下图为“九寨沟导游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则查洼沟形成“干沟”的最主要原因是()
A.河流下切,湖水外泻 |
B.构造沉降的洼地少,难以蓄水成湖 |
C.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 |
D.降水少,河流流量小 |
冬季九寨沟几乎所有的湖泊都结冰,而五花海却不封冻,在湖面上还不时有水泡冒出,被当地
称为“圣湖”,五花海不封冻的原因可能是()
A.地处断层带,地下有温泉水涌出 |
B.该湖泊为咸水湖,所以冬季不结冰 |
C.纬度低,冬季气温高 |
D.海拔低,冬季气温高 |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N山脉是我国()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B.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
C.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D.温带草原地区与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 |
P所在的平原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黑土流失严重,肥力不足 |
B.地势低洼,积水严重 |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
D.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
图中P所在的平原()
A.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
B.盛产大豆、高粱、冬小麦、水稻、玉米 |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 |
D.地势大致西高东低 |
光合有效辐射(简称 PRA)是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太阳辐射使叶绿素呈激发状态的那部分光谱能量,下图是我国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等值线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题。据图中信息推测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等值线m的数值,可能是()
A.32 | B.32或35 | C.35 | D.32和35 |
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河流 | B.地形 | C.季风 | D.纬度 |
某地理考察小组5月21日从北京坐飞机去甲城,当到达城时观看到太阳刚刚降至地
平面后又冉冉升起,此时,手表上显示时间为9:00(北京时间),完成下列问题。根据材料推测甲城的地理坐标最有可能是( )
A.(74.5°N, 152.5°E) | B.(70°N, 157.5°E) |
C. (70°N, 20°W) | D.(74.5°N, 15°W) |
考察小组到达甲城后二个小时内,他们自己的影子的变化过程为( )
A.由北变转向东北 | B.由北转向东南 |
C.由南转向西南 | D.由南转向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