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a+浓度为0.9mol/L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
K+、Ag+、Mg2+、Ba2+ |
阴离子 |
NO3-、CO32-、SiO32-、SO42- |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结果 |
Ⅰ |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 |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 |
Ⅱ |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
固体质量为3.6g |
Ⅲ |
在Ⅱ的滤液中滴加BaC12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通过实验I、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 |
NO3- |
CO32- |
SiO32- |
SO42- |
c/mol·L-1 |
|
|
|
|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稀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
NH4++OH-
已知,25℃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K==1.8×10-5
(1)向稀氨水中通入氨气时,平衡向移动(用“右”、“左”填空,下同),向稀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时,平衡向移动。
(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pH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此时溶液中(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25℃时,若氨水的起始浓度为0.5mol/L,平衡时溶液中c(OH-)=__________________,pH=______;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时,c(NH4+)=a mol·L-1,假定HSO4—完全电离,则溶液中c(SO42—)=。
某同学欲做1-氯丁烷的水解实验,并检验其中的氯元素。实验过程如下:
如图所示,在大试管中加入5 mL 1 mol·L-1NaOH溶液和5 mL 1氯丁烷(1氯丁烷的沸点为77~78 ℃,密度为0.886 g·cm-3,易燃)。水浴加热该试管10 min以上,并控制加热温度在70~80 ℃。取2支小试管,各加入约1 mL由2%的AgNO3和3 mol·L-1硝酸按1∶1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加热后大试管内的上层溶液,将此待测液逐滴加入其中一支小试管中,与另一支未加待测液的小试管内溶液相比,有白色的浑浊物出现,说明1-氯丁烷与NaOH溶液反应有Cl-生成,从而证明了1氯丁烷中含有氯元素。
请回答:
(1)请写出1氯丁烷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上方的玻璃导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Cl-时,用硝酸酸化AgNO3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是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套装置,实验室中,可以使用上述装置制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硝基苯 | B.乙烯 |
C.乙酸乙酯 | D.溴苯 |
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
(1)图中,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炔发生了________反应。
(3)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乙炔发生了________反应。
(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法检测出乙醇和甲醚?
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均不含相同的阴、阳离子。已知其阴、阳离子的范围是:Ag+、Na+、Ba2+、Al3+、Fe3+、Cl-、、OH-、
、
。
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C溶液中加入纯铁粉,溶液的质量增加。
②A、E溶液都为碱性,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的A、E溶液的pH,A溶液的pH小于E。
③在B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开始出现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消失。
④在D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无明显变化。
(1)由上述现象可推知各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为:
溶液 |
A |
B |
C |
D |
E |
阳离子 |
|||||
阴离子 |
(2)写出实验①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