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海水酸化成为令人担忧的全球化问题。下表为1985--2010年海水中C02浓度和海水pH值变化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985--2010年后( )
| A.海水中C02浓度不断增加 |
| B.海水pH值持续减小 |
| C.后5年海水中C02浓度增加最快 |
| D.海水酸化度与海水中C02浓度呈负相关 |
全球海水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
| B.火山喷发的CO,溶于海水 |
|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
| D.人类排放的CO,溶于海水 |
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造成的影响是( )
| A.珊瑚礁或将消失 | B.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
| C.海洋捕捞资源增多 |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入海径流量减少,入海口盐度升高 | B.长江下游径流量增加 |
| C.沿线地区水旱灾害加剧 | D.沿线地区农业减产 |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问题。
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 B.大气污染 | C.森林破坏 | D.温室效应 |
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开放性 | D.同一性 |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总体发展趋势为
| A.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 B.平衡—不平衡—平衡 |
| C.平衡—不平衡 | D.不平衡—平衡 |
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后果是:
| A.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 | B.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安置 |
| C.促进了乡村城市化进程 | D.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
为了加强三大经济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 A.劳动密集型 | B.资金密集型 | C.技术密集型 | D.严重污染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