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在a、b、c三条曲线中,表示服务业和工业劳动力比例变化的分别是( )
A.a和b | B.b和c |
C.c和a | D.c和b |
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下列与阶段Ⅳ最相符的国家是( )
A.中国 | B.美国 |
C.印度 | D.越南 |
20世纪50年代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把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如下图所示),完成各题。“北方是冷,冷的是皮;南方是冷,冷的是骨”,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
A.气温 | B.气压 |
C.湿度 | D.阳光 |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冬季供暖主要利用的能源是()
A.石油 | B.天然气 |
C.电 | D.煤炭 |
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回答各题。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黄土高原 | B.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
C.植被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 D.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 |
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A.光照更强 | B.土壤的水分更好 |
C.坡度更缓 | D.植被覆盖率更高 |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各题。据图推测,2000年后,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300米以下地带 | B.1300~1900米地带 |
C.2500米以上地带 | D.1900~2500米地带 |
对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
【自然灾害】 (10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0月07日21时49分,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北纬23.4度,东经100.5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震中位于永平镇。昆明主城各区以及楚雄、大理、腾冲、芒市等地震感强烈。
分析该区域频繁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为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下图为四川省人口变化柱状图和年均出生率与死亡率柱状图,据此回答下面各题。四川省人口数量2012年和2010相比,人数减少的原因是( )
A.死亡率高 | B.年均自然增长率低 |
C.人口迁移 | D.自然灾害频繁 |
人口的变化对四川省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总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②缓解四川省人地矛盾 ③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④加强四川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 ⑤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