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周总理请客
敬爱的周恩来爷爷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一生廉洁,公私分明,从来不占国家一分钱便宜。
有一次,周爷爷在外地接待外宾。外宾走了以后,他自己出钱,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吃了一顿饭。付钱时,饭店的同志只收成本费。周爷爷一看账单上的数目是个整数,就笑着说:“饭钱怎么会是个整数?哪有这么巧?一定少收了吧!”
他坚持要饭店的同志把每道菜的价目,都开列出来;然后戴上老花镜,自己拿着账单,一笔一笔地加起来;最后按实际价格补足了钱,这才放心地离开。
周爷爷就是这样以身作则,为大家做出了光辉的榜样,受到了人民的爱戴。
(1)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本文体现周总理严格自律表现在以下两点上:一是请身边的工作人员吃饭,要( );付饭钱时坚持按( )付钱。在看账单后,对他的( )描写和核对饭款的时候对他( )的描写,让我们知道总理受人爱戴的原因,那就是( )。
(2)把每个词语在文中找到,用“_______”画出来,再把每个词所在的句子用心读一读,想想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榜样。
爱戴:敬爱并且拥护。
(3)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周总理以身作则、公私分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了解周总理的哪些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2)用“﹨”划去[ ]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3)“疾”字是( )结构的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疾”字在字典里有四个意思: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猛烈。“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第( )种意思。
(4)按下列形式从文中摘录词语或自己写出词语。
ABB:______、______、_______。
ABCC:______、______、______。
AABC:______、______、______。
AABB: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表示)
本文①表现了作者喜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②赞扬了作者喜爱小草的思想感情。
③赞扬了小草坚强不屈,有顽强的生命力。
④赞扬了小草的美丽可爱。
课内阅读
“春天到了,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言语,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多么美好啊,那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那教堂尖顶的莺飞燕舞,那塞纳河畔嬉戏的孩子,怎能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浓烈—( )陶醉—( )
(2)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春天的词语。3分
绿树红花 :( )、( ) ( ) 、
(3)用“波浪线”画出这两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4)
陈述句:
陈述句:
(4)“春天到了,可是……”省略了什么内容? 3分
阅读理解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儿玻璃球,青年时代玩儿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着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见几个孩子在玩儿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儿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痛哭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那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一秒!
(1)“返”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
(2)“熟悉”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懊悔”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
(3)回答问题。
①流浪汉苦苦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时,是怎么说的?用“____”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②流浪汉第一次见到时光老人时,呜呜地哭着,他说:“我真后悔呀!”你知道他后悔什么吗?后来他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脚比路长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 A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7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 B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5天,小王子 C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18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去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 D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 文中A、B、C、D四处的横线上。选用哪个词语最适合?写在横线上。
风尘仆仆陆陆续续美丽而富饶一往无前
A. ___________ B.___________C. 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第11自然段中的“郑重”的意思是___________。
第12自然段中的“抵达”可以换成___________。
(3)请你联系上下文,把第11自然段补充完整。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脚比路长”的意思是吗?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向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同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胃口,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就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圈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划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球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划断,蚂蚁就迷路了。
(1)下面三个题目,你认为哪个做这篇短文的题目最合适。请你选择一个,在( )里打“√”。 并把题目写在文段前的横线上。
①蚂蚁“搬兵”( )②蚂蚁的趣闻( )③蚂蚁认路( )
(2)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本事 —— ()强烈 ——()
(3)根据下列意思,选择相对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同心协力招呼
①呼唤()②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4)蚂蚁是怎样把食物运回巢去的?请用“”划出有关的句子。(2分)
(5)认真阅读短文后填空。
①短文分别从、和三方面介绍了蚂蚁。
②蚂蚁认路主要靠,还可以认路。
(6)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划出有关句子。(1分)
(7)你喜爱文中的蚂蚁吗?为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