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注:以上数据为2012年中国21~25岁青年失业率。
(1)描述上图中青年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这二者之间存在的问题。
有研究人员表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是暂时性的,这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对工作预期过高,不肯屈就所致。过一段时间,当他们发现七八千元的工作找不到,只能找到三四千元的时候,失业率就会下降,最终回归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失业率较低的特点。
(2)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应怎样认识自身的就业问题。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是教育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的错位。自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毕业人数以11.8%的速率增长,但每三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就有一个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我国产业结构在这十年中并未发生太大变化,最能容纳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业发展不够。
(3)结合材料,用哲学中的联系的观点,分析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2014年暑假,某高校学生小李回到家乡T市进行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到了新农村发生的可喜变化。

材料二:农村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T市S村坚持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把依法办事、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选举到村委会领导班子中;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强化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保证村民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促进了S村和谐稳定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T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措施及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坚持村民自治对S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作用。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已“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4%。老年人口基数大、增加快、“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多,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和老年人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养老基础设施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等严重不足。不同单位、行业、地区的养老差距较大,养老方式单一。养老这一系统工程,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材料二:“家”文化和“孝”文化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家族成员聚集而居,并肩奋斗图存、相互扶持、休戚与共的“大家庭”生活方式,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与责任感。“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孝道”理念,使尊老、爱老、助老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人们将赡养老人看作人生大事,使老人在家中获得精神慰藉。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
(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老年人最中意居家养老方式的原因。
(2)有人认为,养老是家庭子女的义务。请用联系的观点对此进行评析。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应如何作为。

为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某站开设的“学习论坛”引起了友的广泛关注。论坛中的一些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与探究。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国家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式“剩宴”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如何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呢?近日,有一群友发起了“光盘行动”,得到众多友的响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同学:加入“光盘族”吧。让我们都不要浪费,尊重农民的劳动。
乙同学:父辈很喜欢把吃不完的留下次吃,最后剩菜越来越多,很多吃不完的东西都扔掉了。其实应该一开始就不要买这么多。最好的节约,就是不浪费。
丙同学:这个活动好。不少人有种陋习,外面吃饭,特别是请吃饭,必须都吃到有剩下的为止,不然就好像没好好招待别人吃饱的样子,而且打包也觉得蛮丢脸的。
材料二:“浪费是年轻人用了没两年的手机,是中年人转来送去却不吃不用的年节礼品,是一件商品的过度包装,是白天的灯火通明,是市政建设无长远规划的重复开挖……”上一则关于“身边的浪费”的段子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大至政府形象工程、官员豪华座驾,小至个人消费行为、物质至上思维方式,究其原因,还是源于中国文化中“好面子”“讲排场”“兴攀比”的心态。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如何解决好“身边的浪费”问题。

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4.16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3年我国低端出口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而美国和德国各占1%;我国自主品牌出口只占11%。
材料二: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我国出口贸易形势仍不容乐观:在出口商品质量、效益和核心技术、单位出口能耗物耗以及服务贸易发展等诸多方面,与其他贸易大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这意味着中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强国。
材料三:为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愿参与兼并重组,坚持市场化运作,避免违背企业意愿的“拉郎配”。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外贸企业应该如何为我国成为贸易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