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
井冈山是个山多田少、原来人口只有一千多、产粮还不上万担的地方,红军来到井冈山后,人口激增,粮食不够吃,军民用粮主要靠山下宁冈供给。因此,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经常上宁冈运粮,毛委员和朱军长也常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战士们一道上宁冈运粮。
有一天,毛委员穿着一身打补丁的衣服,足蹬草鞋,掮着一条扁担两个布袋到宁冈挑米来了。毛委员到仓库领到粮食装好布袋,运粮的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看见了都很受感动,运粮的劲头顿时加大,大家都争着多挑,原来准备三天运完的粮,不到一刻功夫,就挑走了一半。
毛委员挑起粮食和大家一道往井冈山走去,走到黄洋界要爬山了,大家见毛委员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了,心里又是感动又是不安,怕累坏他耽误大事,都赶上前来要替毛委员分担一点。可毛委员(坚定 坚决)不让,一边快走,一边说:“你们担的已经够多了,再加上我的,会把你们累坏,我挑得起,大家各挑各的走吧。要上山了,加把劲到山顶上休息休息。”大家为毛委员这种行动所(鼓励 鼓舞),上山也不觉得累了,跟着毛委员一口气就上到了山顶。
到达山顶休息时,毛委员有说有笑地和大家聊起了天。问大家:“累不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累!”毛委员微笑地说:“累是累,可是大家不怕累。为了消灭白狗子,我们要不怕吃苦,不怕累,等将来革命胜利了,到处都修上马路,运粮运东西都用汽车,连走路都坐上汽车,到那时就不累了。大家说,对不对?”说得大家都愉快地笑起来,真的把累都忘了,挑起担子又飞快地往目的地跑。往日往宁冈运一趟粮回来要摸黑,可是这天,太阳还没落山大家就把粮运回来了。
毛委员挑米的事在井冈山到处传开了,大家都深受(感激 感动),男女老少,个个都争着参加运公粮,因此粮食堆满了井冈山,保证了军队的用粮,有力地打击了白匪。
(1) 用“\”画去括号内用错的词语。(4分)
(2) “大家见毛委员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了,心里又是感动又是不安。”大家“感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不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 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毛主席参加挑米这件事,极大地鼓舞了战士和老百姓们运粮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运粮的效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短文,你觉得毛委员是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添加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快乐阅读。
蚂蚁吃青虫真有趣!一天傍晚,我看见一群蚂蚁拖来了一条大青虫,到了洞口拖不进去。它们不咬青虫的皮,却专啃青虫的嘴,有的蚂蚁还从青虫的嘴里钻进去。第二天早晨,我发现蚂蚁洞口的大青虫只剩下一张皮了。
(1)在正确答案后打√
第一次看蚂蚁吃青虫的时间是:(1)早晨( )(2)傍晚( )
第二次看蚂蚁吃青虫的时间是:(1)早晨( )(2)傍晚( )
(2)短文一共有()句话。
(3)仿照例子造句。蚂蚁吃青虫真有趣!________真________。
快乐阅读。
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景色真美丽。草地上长出碧绿的小草,像铺上了绿地毯。花盆里的花都开了,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暗红的,十分好看。
(1)这段话共有()句。
(2)用“——”画出表示花的颜色和草的颜色的的词。
(3)这段话写公园的景色很美丽。主要写了地上的()和花盆里的()十分好看。
(4)草地上长出碧绿的小草,像铺上了绿地毯。
,像。
快乐阅读。
猫的舌头上有肉刺,它经常用舌头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身体中的热量。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能把害虫从洞里钩出来吃掉。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啊!
(1)这段话有( )句。
(2)写了()、()、()三种动物()的作用。
(3)请用“——”画出啄木鸟舌头作用的句子。
快乐阅读。
小树苗,排队走,绿化祖国忙不休。走到马路站两旁,撑起绿伞在街头。走到田野站风口,挡住风沙保丰收。走到沙漠站稳脚,沙漠一片绿油油。走到荒山安下家,座座荒山穿绿衣。
(1)小树苗都来到哪些地方?用“——”画出来
(2)用“”画出它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3)你觉得小树苗还能做什么呢?
快乐阅读。
早晨。森林里散发出阵阵清香。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光有红的,有紫的,组成了各种颜色的光带。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树上的露水沙沙地落下来。树上的几只黄莺叫得那么脆,那么响。
(1)这段共有()句话,写了早晨()的景色。
(2)用——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3)从这段话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填在()里。
松鼠()露水()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