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1)这段话是按 顺序来写的。
(2)请你也用方位词来简单介绍自己的学校。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法国东南部一个叫“爱归里”的小镇上,住着一对年逾八旬的老人,他们家的花园里四季鲜花盛开,美不胜收。每天清晨,老先生会将一只塑料桶放在花园门口,里面插满了刚剪下来的鲜花,街坊邻里甚至是过路人,如果你爱花,都可以从塑料桶里拿取,只要向老夫妇说声“谢谢”就行了,不需付钱。
有一回我走过他们家,被美丽的花儿迷住了,忍不住称赞了几句,老先生便将一大捧鲜花送到我手上,我想付钱,却被他阻止:“您已经付出了赞美声,现在就请享受鲜花的美丽吧。”后来我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小镇上最受人关注的人物,每天都有人向他们送上问候或赞美,向他们道谢。如果老夫妇有个头疼脑热,有人会主动开车送他们去医院,周末的时候也总有壮劳力来他们家的花园里义务锄草、修理暖棚。在这中间,付出或得到的双方都显得那样心安理得。
人们常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当你能做到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时,就自然可以毫无愧色地享受他人给你带来的好处,享受心安理得。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划线汉字 |
解释(选择正确的词条,在序号上打“√”) |
||
年逾八旬 |
①更加 |
②超过 |
③刚好 |
美不胜收 |
①胜利 |
②优美的(景物、境界) |
③能够承担或承受 |
毫无愧色 |
①颜色 |
②景色 |
③神色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称赞——( )阻止——( )关注——( )
3.把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
4.填空。
因为_______________ ,“我”忍不住称赞了几句;老先生将一大捧鲜花送到“我”手上,却不要“我”付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问题。
“心安理得”的意思是什么?联系上下文,说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与“心安理得”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bú shèn( )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cí xiáng( )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shī zōng()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1.根据拼音写词语,写在文中的括号内。
2.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3.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文中提到两次“跪”,第一次是孩子向____________跪,因为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跪,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听到别人规劝时,船长犹豫了一下,当时他会怎么想?
船长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后,你想对文中的船长或孩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从公路拐过去不到一里,路边出现了一块醒目的告示板,板上画着黄色的桃子,红色的箭头向右指。汽车行驶了大约三里路时,我们发现路边有条大黄狗,它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我们把车停在一棵老橡树的树阴下,小屋旁有两条狗和几只猫,不远处一片桃林尽收眼底。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怎么才知道该从哪开始呢?”我的先生自语道。“能啊,”我看着那几条狗大声说,“喂,小家伙们,你们愿意去桃林吗?”狗在我们身边跳跃欢吠,然后撒腿向前跑去。显然,它们是在为我们领路哩。
钻进果林,只见gēn shēn yè mào( )的果树上结满了fēng shí( )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chán xiān yù dī( )。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爸爸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里就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我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你认为它会数钱吗?”我对丈夫说。“也许会学会的。”先生也淘气地回答。
与那几条热情好客的狗说过再见后,我们上了车。这时又有一辆车朝这儿驶来:“你们住这儿吗?”开车人问道。
“不。不过,它们会带你去果园的。”我们指着那些狗说。我们见那人读了桌上的留言,提上篮子,跟着蹦蹦跳跳的小狗朝果园走去。
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1.看拼音写词语,写在文中的括号内。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尽收眼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开车人问道:“你们住这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各表示什么作用,将正确序号填入括号内。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或否定
(1)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
(2)我被“请”出了教室。()
(3)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当感谢的。( )
5.读短文,完成练习。
(1)“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尽管自己采”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它是“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如镜
1974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服务员把一张印刷精美的菜单交给身患重病的周总理,让周总理点菜。总理接过菜单后,对服务员说,何必要用这么好的菜单,等到接待外宾用吧。接着,总理点了豆芽菜、黄瓜丝,又要了一份鸡蛋炒饭、一碗菠菜豆腐汤。
用饭时,总理发现炒饭里多了些虾仁,他便向服务员询问是怎么回事。服务员回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理听了这番话,先表示对厨师的谢意,接着就问秘书钱付了没有,并叮嘱秘书,加了虾仁要多付钱。最后,总理检查了账单,看到确实加了钱,才放心。
这就是我们的周总理的一顿午餐。就在这顿极简单、极平常的午餐里,我们看到了周总理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何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严于律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__”画出文中表示中心的句子。
3.请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在第二节的横线上写上服务员回答的话。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节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问题。
(1)本文题目“吃如镜”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题目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花( )多,( )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我不愿时时落泪。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dà yǔ qīng pén( );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 )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zì shēng zì miè(),它们多数( )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sān nián wǔ zǎi( )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啊!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啊!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
我不是有腿病吗,( )不利于行,( )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 )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啊!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置之不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我不爱养奇花异草,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循环”中的“如此”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可得感谢它们”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