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活中的小镜头
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手         (        )的图书馆
(        )的脸蛋儿     (        )的空气
(2)“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你的理解作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散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名誉无价
公元1815年6月,拿破仑军与由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荷、比、德等欧洲盟军于滑铁卢展开战役,拿破仑大败。从此结束了法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长达23年的战争。
滑铁卢之役后,威灵顿公爵名声大噪,回到英国后,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恃功高。
在他家的旁边有一块空地,长久以来他就想将之买下来,于是他让部下去跟地主商量买卖事宜。由于地主正好缺钱,又加上知道了买主是hè hè yǒu mǐng( )的威灵顿公爵,买卖马上成交了。
当那位部下xìng chōng chōng( )汇报已经成交时,威灵顿问:“你用多少钱买的?”部下得意地说:“本来那块地值1500英镑,但我用1000英镑就买下来了。我一报上公爵的名号,对方还吓得直发抖呢……”
威灵顿打断了他的话,并且斥责道:“你把我的名誉以500英镑的价钱贱卖了。”
第二天,威灵顿立刻派人送500英镑去给那位地主。
千金易得,名声难求。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都不会借自己的名声去图取利益,反而会比平常人更加谨慎,更加小心,更加珍爱自己得来不易的名声,他们会视自己的名誉为一生中最可珍视的财富。而那些试图以名声换取财富,或者以名誉作为一种资本向人炫耀的人,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名声,更不会长久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仰的。
正如威灵顿公爵所言,名誉是不可以贱卖的。
名誉无价。
1.看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填上词语。
2.威灵顿公爵的部下去跟地主商量买卖事宜,买卖马上成交是因为,还因为
3.当威灵顿得知因为自己的名号,部下以1000英镑的价钱买下1500英镑的土地时,他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与少女
有幸至德国小城康斯坦斯参观,颇感新鲜,印象深刻。古城二战时未遭盟军飞机轰炸,也未遭现代工业的污染,故天空湛蓝,湖水碧绿,到处点缀着wǔ cǎi bīn fēn( )的鲜花,美丽典雅。
接待我们的朋友嘉碧女士驾车把我们带到一大片农田前。下车后,我发现眼前是一大片姹紫嫣红的鲜花,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嘉碧带着的10岁的德国女孩约翰娜来到了那个白色的木箱前,取了小刀,亦xìng zhì bó bó( )钻进花丛,随心所欲地挑选心爱的鲜花,一口气摘了玫瑰、郁金香、康乃馨等各种鲜花。
上车时,约翰娜用小手点着大家共采了多少鲜花,然后向妈妈要了19马克,蹦蹦跳跳地来到白木箱前,xiǎo xīn y yì( )地将硬币投了进去。一问才明白每枝鲜花一马克,购花者随便摘,然后自觉投硬币。听罢,颇感惊诧,继而由衷敬佩。
望着眼前金发碧眼的女孩子捧着美丽的鲜花,可谓“人面桃花相映红”,但我感到她的诚实比鲜花更美丽。
1.看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填上词语。
2.查字典,把划线字的意思写在括号里。
(1)有幸德国小城康斯坦斯参观,感新鲜,印象深刻。
()()
(2)古城二战时遭盟军飞机轰炸,也未遭现代工业的污染,天空湛蓝,湖水碧绿。
() ()
(3)一问才明白每枝鲜花一马克,购花随便摘,然后自觉投硬币。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各种好看的花。( )
(2)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
(3)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4.读句子,回答问题。
望着眼前金发碧眼的女孩子捧着美丽的鲜花,可谓“人面桃花相映红”,但我感到她的诚实比鲜花更美丽。
(1)联系全文说说鲜花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面桃花相映红”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的诚实比鲜花更美丽”又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器之材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举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明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图书放回原处。小男孩问:“像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小休时,他已经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邀请)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
又过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吃晚饭时,孩子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转校却担心: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记忆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便应该有数,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决,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大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
(2)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 )
3.判断,在理解正确的句子后的括号里打“√”。
(1)小男孩是西雅图景岭学校的一个五年级的学生。( )
(2)小男孩来图书馆是来学做侦探的。( )
(3)要整理图书必须先了解图书分类。( )
(4)小男孩有这么坚决的做事决心,天下将没有他干不了的事。( )
4.联系短文内容说说学生时代的比尔·盖茨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他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如果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候,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1900 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1909 年,曾经有铺天盖地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1919 年9 月1 日,最后一只旅行鸽 在这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时间。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给文章加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 ”画出文中表示“绚丽多彩”意思的句子;用“……”画出文中表示“铺天盖地”意思的句子 .
(3)你认为旅行鸽灭绝的原因是:
(4)你从旅行鸽的命运联想到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加上土地沙漠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科学家们早就呼吁:人类应该向海洋索取食物!可以预料,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蛋白食品来自海洋。
海洋和潮汐的能量过去都白白浪费了,如今利用海水的运动来发电已经不是梦想。潮汐发电站、海水温差发电站的建立,将会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
此外,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地球上许多干旱地区的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以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也都将要由幻想变成现实。
不过,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望洋兴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怒无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写。(2分)
人们与海洋的关系密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从哪三方面来说明“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海洋乐于做出奉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了解关于海洋的哪些知识?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