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2)小华纠正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拨动钢尺,看到钢尺的振动,同时听到了钢尺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接着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小华看到钢尺的振动 (填“变快”、“不变”或“变慢”),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 (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3)小华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过程中,还发现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明显变大,这是因为:
A.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 B.振动频率越低,声音的响度越大 |
C.振动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大 | D.两次实验没有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相等 |
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选用的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等。甲图是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
(1)根据题意,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2)若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较暗,电流表有示数,任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不变且较小,请分析主要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按正确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灯泡额定功率是W (4)将小灯泡改为定值电阻,其它元件和电路连接都不改变,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有(写一个即可)。
某班级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的规律”实验,所用器材包括电源(6伏)、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和若干导线,他们首先按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通过探究得到并联电路各电阻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在继续探究过程中,多次改变R1和R2的阻值,并将电流表分别接到A、B、C处,测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以及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I。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
R1(Ω) |
R2(Ω) |
I1(A) |
I2(A) |
I(A) |
1 |
20 |
60 |
0.3 |
0.1 |
0.4 |
2 |
20 |
30 |
0.3 |
0.2 |
0.50. |
3 |
20 |
20 |
0.3 |
0.3 |
0.6 |
4 |
30 |
15 |
0.2 |
0.4 |
0.6 |
5 |
60 |
12 |
0.1 |
0.5 |
0.6 |
① 分析比较表中I1、I2和I的数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②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2、3的第二、三和六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当一条支路中电阻一定时,干路电流。
③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4和5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序号5中的两个并联电阻(选填“能”或“不能”)替代序号4中的两个并联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理由是: 。
④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I1、I2与R1、R2的关系,可得到的结论是:。
小李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W 1A”字样。实验时小李按图正确连接电路。
① 在闭合电键S前,她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端(选填“左”或“右”)。闭合电键S后,电压表示数为2.3伏,而电流表出现如图所示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② 她找到问题后重新实验,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为0.22~0.46安,则电源电压为伏。
③ 当变阻器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3.5伏,电流表示数为0.36安,该位置在滑动变阻器中点位置的侧(选填“左”或“右”)。
④ 通过实验测得Rx的阻值为欧(精确到0.1欧)。
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敏做了如下实验。
① 先取一空塑料瓶,在瓶壁上扎一个小孔,放入水槽中不同深度,如图(a)、(b)所示。根据的现象可以知道:同种液体内部,。
② 接着又用图(c)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时她将U形管压强计带橡皮膜的塑料盒插入不同液体的深度(选填“相同”或“不同”),通过观察,继而得出结论。
在“测定铁块的密度”实验中,需要测的物理量是质量和。在用天平测铁块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 盘,当指针出现了如图(a)所示的现象,可以通过 的方法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天平平衡后,砝码与游码位置如图(b)所示,被测物体的质量为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