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
①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①,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三伍其贾,以类相推,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也。
②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②,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报。
③富人苏回为郎③,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堂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④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注】①钩距:辗转推问。②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③郎:皇帝侍从官的通称。下文 “长安丞”“京兆尹”都是古代官名。④豫:通“预”。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得事情”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以类相准 | B.以中有足乐者 | C.策之不以其道 | 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赵广汉办案重调查,善比较,明察下情,强力精明。 |
B.赵广汉为官十分清廉,除刁民,惩贪官,将犯人绳之以法。 |
C.二贼劫富未遂,释放人质,是因为龚奢答应宽赦他们。 |
D.二贼最终仍被处死,可见赵广汉为人多变,手段阴狠。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设欲知马贾 贾: ②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 会:
③坐语未讫 讫: ④死无所恨 恨: 翻译下列句子
⑴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
⑵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2)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阅读《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人。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会天大雨会宾客大宴 |
B.度已失期关山度若飞 |
C.上使外将兵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入据陈 |
、下面语句中划线的“之”字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
A.怅恨久之 | B.乃记之而去 |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D.跪而拾之以归 |
、导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结合语段文字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大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领飞骑三百(2)是飞鸟振羽声也.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1)军中不解其故()(2)比次日 ()
(3)一霎而绝 ()(4)此去西南十里 ().与例句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霎而绝
A.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 B.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 D.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番人方倚此险,大意大兵骤至也。.结合上文,请简要说说年羹尧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①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人,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②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选自《史记》)
【注】①无敢:不要。②筹策:计策。③子房:张良的字。.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项羽仁而爱人()②皆言其情()
④绝粮道()④高起、王陵对曰()
⑵下列各句中划线字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吾能用之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
C.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试根据选文概括刘邦取得天下的原因。(2 分)
(二)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根据语境解释加点的词的意思。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___ _同_,。
②反归取之:___ _同_,。 、翻译句子:
①何不试之以足?
②宁信度,无自信也。、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