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文王之囿①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④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囿:园林。②刍荛:割草砍柴。③雉兔:捕鸟猎兽。④郊关;这里指梁惠王的国都郊区。
(1)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2)请结合上述有关“囿”的文段,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九处,5分)
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不 得 祸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取材于《中论·修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湜、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 |
B.推辱主帅推:追究 |
C.不痛绳之绳:捆绑 |
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议以咏首荐 / 若以一部校故 |
B.吾尚不得为友 / 为乡里所称 |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
D.饥者八九 / 求霖者三十年 |
把第一部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
寿之志三国也,纪魏而传吴蜀夫三国鼎立称帝魏之不能有吴蜀犹吴蜀之不能有魏也寿独以帝当魏而以臣视吴蜀吴蜀于魏何有而然哉此寿之失也。
(节选自苏沟《史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陈寿字承柞,巴西安汉人也。少受学于散骑常侍谁周,治《尚书》《三传》,锐精史、汉,聪警博识,属文富艳。初应州命卫将军主薄、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
益部自建武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作《巴蜀者旧传》。寿以为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者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再为著作郎。
吴平后,寿乃鸿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又著《古国志》五十篇,品藻典雅,中书监荀勖、令张华深爱之,以班固、史迁不足方也。出为平阳侯相。华又表令次定《诸葛亮故事集》为二十四篇,时寿良亦集,故颇不同。复入为著作郎。镇南将军杜预表为散骑侍郎,诏曰:“昨适用蜀人寿良具员,且可以为侍御史。”上《官司论》七篇,依据典故,议所因革。又上《释讳》《广国论》。华表令兼中书郎,而寿《魏志》有失勖意,勖不欲其处内,表为长广太守。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数岁,除太子中庶子。太子转徒后,再兼散骑常侍。
惠帝谓司空张华曰:“寿才宜真,不足久兼也。”华表欲登九卿,会受诛,忠贤排摈,寿遂卒洛下,位望不充其才,当时冤之。
兄子符,字长信,亦有文才,继寿著作佐郎,上廉令。符弟荐,字叔度,梁州别驾,骠骑将军齐王辟抹,卒洛下。荐从弟阶,字达芝,州主薄,察孝廉,褒中令、永昌西部都尉、建宁兴古太守。皆辞章粱丽,驰名当世。凡寿所述作二百余篇,符、荐、阶各数十篇,二州及华夏文士多为作传,大较如此。
时梓憧李镶叔龙亦隽逸器,知名当世,举秀才,尚书郎,拜建平太守,以疾辞不就,意在州里,除广汉太守。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与寿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
(《华阳国志·陈寿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属文富艳属:写作 |
B.以班固、史迁不足方也方:相比 |
C.州主簿,察孝廉察:考察 |
D.以疾辞不就就:到任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广汉王文表皆以博学洽闻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
B.且可以为侍御史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
C.不欲其处内其人居远未来 |
D.二州先达及华夏文士多为作传为击破沛公军 |
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见讥。
(2)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与寿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选文中哪些事表现了陈寿的“博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乎?”君曰:“善。”乃与之万户之邑。智伯大悦,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之外.赵氏应之内,智氏以亡。
齐攻宋,宋使臧孙子南求救于荆。荆大说,许救之,甚欢。臧孙子忧而反:其御曰:“索救而得,今子有忧色,何也?”臧孙子曰:“宋小而齐大。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我坚而齐敝,荆之所利也。”臧孙子乃归。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温人之周,周不纳客。问之曰:“客耶?”对曰:“主人。“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也。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也诵《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君天子,则我天子之臣也。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故曰:主人也。”君乃使吏出之。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连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鹿,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至而求鹿,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传。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传,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鹿,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遗:赠送 |
B.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传传:传授 |
C.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厌:满足 |
D.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释:放弃 |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智伯大悦,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
B.①温人之周,周不纳客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C.①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
D.①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人的智慧的一组是
①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②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③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故曰:主人也④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⑤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⑥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A.①②⑤ | B.③④⑥ | C.②⑤⑥ | D.①③④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宣子听取了任章的建议,采用欲擒故纵之术以割让土地使智伯骄傲轻敌;最终贪婪的智伯在韩氏、魏氏、赵氏的联合攻击下灭亡了。 |
B.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途中迷路缺水。凭借管仲的聪明,利用老马找到了归路;靠着隰明的智慧,利用蚁穴得到了水。 |
C.齐国攻打宋国,臧孙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得到了楚王的支持和援助,使宋国免于灭亡。温人在周被囚禁,他靠着聪明机智说动周君释放了自己。 |
D.乐羊忍住悲痛吃了自己儿子的肉,顺利打败中山国;秦西巴心地善良,把小鹿还给了母鹿。作者认为乐羊的智巧伪诈比不上秦西巴的愚蒙忠诚。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4分)
(2)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3分)
(3)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