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徒、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1)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改革开放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有马镫以前,骑者的座位是不牢靠的,中国马镫西传,使得新作战方式成为可能,在这样一种西欧新社会形态中获得了表现:那个社会由武士阶级的贵族政治统治着,武士们被赋予土地,使他们得以一种新颖而高度专门化的方法来打仗。这种贵族不可避免地要发展起来和马上白刃战的风格及其社会风尚相协调的文明形态扣思想格局。
——摘编自《顾准文集》
材料二耶稣会会士专在结交、说服朝廷和官僚方面下功夫。担任技术专家、导师和外交代表,使自己成为对明朝皇帝和满族皇帝有用的人。耶稣会神父帮助中国人铸造了他们的第一门大炮和议定了他们与俄国的第一份条约。这些做法并没招致大批人皈依天主教,但他们的确赢得了对西方的基督教和科学的尊重……耶稣会坚持认为,(中国)祖先崇拜权仅是一种世俗仪式,旨在保持家族传统的连续性。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则完全相反地认为,它是异教的宗教仪式,与基督教不相容。l745年,罗马教皇最后判耶稣会败诉;这时,中国皇帝早已因这种长期的争吵和偶尔来其朝廷的教皇使节的傲慢无礼而心怀敌意,所以,进行了报复,禁止基督教的一切传教活动。
——《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闭关自守的几个世纪中,日本幕府允许荷兰人在日经商,主要是利用他们了解外部世界情况。……1868年,天皇颁布了一篇警文,着重强调了:“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除旧习,求知识于世界”。1878年创作了一首“文明球歌”,拍球时,让儿童通过背诵被认为最值得采纳的10种东西的名字即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来计算球弹跳的次数。……政府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料或成立政府公司来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例如,在宗教领域,明治时期的政治家赞成神道教为国教,认为神道教促进了民族统一,激励了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日本想在现代世界中保持原有的地位,这些属性恰恰是必不可少的。
——摘编自《日本近代文明史》
材料四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如同有了七音八调的差异,才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有益于世界文明的进步。所以,世界上的人们,都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这样的世界,才能赢得长久和平与发展。
——人民网
(1)据材料一概括马镫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文明中的哪些重要成果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耶稣会会士在中国传教方式的特征,并分析基督教传教失败的主要原因。(10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主要原因。(8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看法。(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敬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实行焉。如左:
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我同胞皆须自认为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国。……
驱逐居住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
对敌干预我中国革命独立之外国及本国人。……
区分省分,于各省中投票公举一总议员,由各省总议员中投票公举一人为暂行大总统,为全国之代表人,又举一人为副总统,各府州县又举议员若干。……
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各人权利,必需保护,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邹容《革命军》
(1)根据材料概述邹容的革命主张。
(2)邹容的革命主张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请从材料中找出证据加以说明。
(3)谈谈你对邹容革命主张的理解。

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两则历史事件?
(2)从图一事件到图二事件期间,中国经历了哪些重大的历史时期?
(3)图一和图二的史料价值有何不同?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政府于1931年9月24日所发表的声明:(1)若干中国士兵摧毁南满铁路位于沈阳附近的路轨,并于9月18日午夜袭击我们驻守铁路的卫兵。……(3)我们确实于9月21日派遣若干士兵到那地方,但并非为军事占领,只为消除对南满铁路的威胁。
材料二:一名日本关东军军官就资料一所指事件的陈述:川本中尉履行他的职责巡守铁路,与几个下属出发往柳条沟。……他在该地南面约一百米的一处地点引爆一种小型炸药。……当震耳欲聋的爆炸把路轨摧毁时刚好过了晚上十时。与此同时,大队指挥部收到报告。那里的主管随即命令士兵攻击中方军营。
(1)材料一的声明针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日本政府发表声明的意图何在?
(2)材料二中关于该事件的叙述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3)对研究这一事件真相而言,哪一则材料更具有可靠性?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西方“自然力的征服”的标志是什么?
(2)中西文明从1640年到1840年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本质差异?就中国而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1840年后,这种差异导致了中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为改变这种差异,中国社会各阶层作出了哪些努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