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
| A.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
| B.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 |
| C.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
| D.“法”与“理”各异互不兼容 |
右图是当时上海工商业界代表荣毅仁(右一)等向国家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时的照片,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该照片最有可能的拍摄时间为
| A.1950~1952年 | B.1953~1956年 |
| C.1956~1965年 | D.1978~1992年 |
右图所示是该时期中国面粉出口增长的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①面粉业是这一时期最大的新式工业
②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列强放松侵略
③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④这一时期被称为“短暂的春天”
| A.①② | B.②③ |
| C.②④ | D.③④ |
据统计,19世纪90年代我国共有产业工人9万多人,在民族工业企业中劳作的人数仅占到总人数的28%,其中在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的产业工人占到全国工人总数的70%以上,这一信息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
|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 B.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工业规模都很大 |
| C.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 D.民族工业规模小、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
以下引文出自我国某朝代的法律条文:“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根据我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此法律条文当是下列哪一朝代的
| A.南宋 | B.元朝 | C.明朝 | D.民国 |
右图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在
| A.唐朝 | B.北宋 |
| C.元代 | D.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