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这一时期三国输华货物总值的变化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 年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
| 总值 |
指数 |
总值 |
指数 |
总值 |
指数 |
|
| 1913 |
96 910 944 |
100 |
28 302 403 |
100 |
5 299 517 |
100 |
| 1914 |
105 207 580 |
108.5 |
16 696 945 |
58.9 |
4 951 471 |
93.4 |
| 1917 |
51 989 185 |
53.6 |
—— |
—— |
2 309 160 |
43.6 |
| 1918 |
49 890 293 |
51.5 |
—— |
—— |
1 568 853 |
29.6 |
A.主要因为中国人民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兴起
B.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短暂春天阶段
C.是中国加入同盟国对德宣战的直接结果
D.客观上为民族企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工场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 B.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
| C.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 D.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可能包括()
| A.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
| 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 |
|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
| D.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 |
清朝“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
| B.抑商和禁海 |
| C.限制造船业的发展 |
| D.保护渔业资源 |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来的一首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的杰出贡献在于()
| A.丝纺织业 | B.棉纺织业 | C.麻纺织业 | D.毛纺织业 |
“南海I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一艘宋代木质船。2010年11月25日“南海I号”沉船遗址科学考察组织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已从该船打捞出水的文物有金银、铜、铁、瓷等器物6000多件。以下所列出的文物你认为不可能属于由该船打捞出来的是()
| A.白瓷碗 | B.铜钱 | C.青花瓷盆 | D.青瓷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