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 |
| 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 |
| C.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 |
| D.提供了研究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 |
下列哪项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 A.大人→先生 | B.法币→人民币 | C.臣民→公民 | D.粮票→股票 |
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统计表。从此表能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
| B.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
| C.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
|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被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地区分布不平衡 | B.工业结构不合理 |
|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D.军阀割据混战 |
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B.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强 |
|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增广贤文》中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如果用此句来形容“洋务运动”,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 | D.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