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来俄罗斯陆续公布的有关档案资料来看,1923年至1927年期间,为讨论中国革命问题,联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了122次会议,作出了738个决定,事无巨细地指导中国大革命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这说明
A.大革命胜利与俄国的正确领导相关 | B.苏联关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
C.当时的中国革命受苏联的影响很大 | D.中国共产党完全听命于苏联 |
高二历史课上,老师让学生用一句最准确的话评价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深远的影响,下列你认为最贴切评述的是 ( )
A.甲:思想上的大一统带来了中国历史政治上长久的统一 |
B.乙: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核心,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C.丙:重视儒学家参入政治,儒学之士成为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 |
D.丁: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 B.人性本善说 |
C.先义后利说 | D.浩然之气说 |
下图是你去曲阜旅游必然参观到的地方,参观时你首先会想到的孔子的主张是()
A.克己复礼 | B.仁者爱人 |
C.有教无类 | D.无为而治 |
某县高架桥一侧有这么几句宣传语“车让车,让出效益。车让人,让出安全。人让车,让出文明。人让人,让出和谐”。下列思想中体现不出“和谐”的因素是()
A.仁者爱人 | B.兼爱非攻 |
C.天与人,不相胜 | D.刑不上大夫 |
下图为战国时期的稽下学宫。 刘向在其《别录》记载说;“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造成这种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齐王比其他诸侯国君更重视纳士 |
B.齐国始终是战国诸侯国中的霸主 |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和发展 |
D.齐国私学发展最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