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骗来的荣誉
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是班级的调皮鬼,上课不用心听讲,一会儿玩卷笔刀,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捅(tǎng)捅旁边的同学,一会儿又扭过头去和后边的同学说话,没有安宁过一分钟,经常挨老师批评。每当看到别的同学得小红旗,挂小红花,心里又是羡(xiàn)慕(mù)又是着急。眼看快要放暑假了,而我呢,红旗栏里还是一行空的,心里可真不是滋味。
怎样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呢?一天,我一个人坐在我家的写字台前,苦苦地思索着。我想呀,想呀,心里总算有了一个主意。
记得前几天,我写完作业后,打开写字台的抽屉(tì),看见过一块手表。这块手表已经在抽屉里放了好几年了,从来没见爸爸戴过。现在,爸爸的手上戴着一块漂亮的电子表,写字台上还摆着一个小电子座钟。我上学以后,为了让我看时间,妈妈买了一个大电子钟挂在墙上。目前我们家里的钟表都进入电子时代了。如果把这块表交给老师,就说是我捡来的,肯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
第二天,我把手表交给老师,果然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老师还奖给我一面小红旗,我得意扬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是,回到家以后,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处处躲着爸爸,爸爸问我一句话,就把我吓一跳,总害怕爸爸提起那块手表的事。每当我在那个写字台前写作业时,心里就觉得七上八下的。
纸里包不住火。终于,有一天爸爸问我:“文文,你看见爸爸放在抽屉里的那块手表了没有?”爸爸这一问,把我吓得魂飞魄(pò)散,心一下子提到嗓(sǎng)子眼儿。爸爸见我神色不对,心里早已明白了一大半,眼睛一瞪,我只好如实交代。
我跟着爸爸去见老师,心里像揣(chuāi)着只兔子,怦怦直跳。我低着头,满脸通红,羞愧(kuì)地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取回了手表。这时我心里想:骗来的荣誉是不会长久的,也侵蚀(shí)了自己的心灵。从此以后,我要凭自己的行动去换取小红花、小红旗!
(1)  “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处处躲着爸爸。”这句话中把__________比做老鼠,把__________比做猫,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我呢,红旗栏里还是一行空的,心里可真不是滋味。”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纸里包不住火”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小时候是怎么调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的内容填写。
①这篇文章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事情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小作者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校园的早晨》
校园的早晨是绿色的。一切都欣欣然,睁开了眼。瞧!小草伸伸腰,看着沉睡着的校园;树们也醒了,交谈着昨夜的美梦;花朵张开笑脸,看着往来的同学……然而最动人的绿色在教室里。那里有一株株小苗,绿莹莹的,正在吮吸知识的泉水,接受园丁的抚爱。正因为有了这些小苗,校园里才时时弥漫着绿的芬芳。
校园的早晨是宁静的。薄薄的晨雾,笼罩着校园,教学楼若隐若现,隐没在淡淡的晨雾之中。远处,雾蒙蒙的,好一派迷人的景色,就好像有位仙女在云雾中播撒温暖。
校园的早晨是富有希望的。清晨,金色的阳光破窗而入时,教室里已是书声朗朗了。个个教室窗明几净,桌椅整齐。课堂上,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课声为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教我们打开科学的大门。教室是我们理想的天地,也是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校园的早晨多美啊!
(1)联系上下文,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弥漫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吮吸充满,布满。
娓娓动听用嘴唇吸取东西。
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6分)
()的阳光()的晨雾
()的教室()的早晨
()的景色()的桌椅
(3)照样子写词。
书声朗朗
娓娓动听
(4)按课文填空。
校园的早晨是();校园的早晨是();校园的早晨是富有();校园的早晨()啊!
(5)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6)抄写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我喜欢的句子是:
这个句子让我体会到了: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口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就是外洞。
(1)作者写溪流采用了修辞手法。
(2)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4分 )

(3)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4)作者写外洞,采用了方法 ,用“——”画有关的句子,这样写突出了外洞的的特点。

课文链接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填空。
山色()山形()溪流()
(2)本段中把野花比作
(3)本段作者运用了()的写作方法。
A 排比与拟人 B 排比与比喻

阅读天地。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恍然大悟:
2、“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3、“四周围黑洞洞的”怎么理解?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______觉得细腻,______觉得清闲,潜意识下______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______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______无论在什么地方,______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选自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1、给文中横线上依次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段属于_________描写,描写了_______季的_________和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