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 A |
配制80 mL 1.0 mol·L-1CuSO4溶液 |
将25 g CuSO4·5H2O溶于蒸馏水配制成100mL溶液 |
| B |
除去KCl中少量KClO3 |
将混合物(加少量MnO2)置于坩埚中灼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
| C |
在溶液中将 完全转化为Mn2+ |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
| D |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
结合SO2的特点,分析以下对SO2的物质分类及其性质的预测中,不正确的是
①碱性氧化物 可与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②非电解质熔融状态不导电
③电解质水溶液能导电④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 NaCl NaOH | B.NaCl NaOH Na2CO3 |
| C.NaOH NaCl Na2CO3 | D.NaCl Na2CO3 NaOH |
“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
| B.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
|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可以干燥某些气体 |
|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 |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Ca2+、Na+、NO3-、CO32- | B.Mg2+、Cl-、Al3+、SO42- |
| C.K+、Cl-、HCO3-、NO3- | D.Cl-、AlO2-、Na+、Fe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