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A.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放射性 |
B.前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
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
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 |
用特异性的酶处理某一生物细胞的最外面部分,发现降解产物主要是葡萄糖,进一步分离该细胞的某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知,这种细胞器内不可能完成的以下生化反应是
|
A.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下图为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坐标图,当光合作用相关因素改变后,a、b、c点的移动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若植物体缺Mg,则对应的b点将向左移 |
B.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则 温度由25℃上升到30℃时,对应的a点将下移,b点将右移 |
C.若原曲线代表阳生植物,则阴生植物对应的a点、b点、c点将分别向上移、左移、左移 |
D.若实验时将光照由白光改为蓝光(光照强度不变),则b点将向左移 |
下列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点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 | B.同源染色体分离 |
C.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 D.染色体数目减半 |
大变形虫能够颗粒性物质,对这一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A.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 |
B.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
C.不消耗ATP,吞噬的动力来源于膜的流动性![]() |
D.不消耗ATP,吞噬的过程实质是病原菌的入侵 |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 D.向蛋清溶液中加入0.14mol/L的NaCl析出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