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把花
六月,火把花在我们这座小小的山村,这座要走许许多多山路才能到的遥远的小山村开了!
花儿开在村前的小塘边,开在青石板铺的小路边,开在水流湍急有碓房的磨坊前,开在潮湿的长满墨绿色青苔的卵石垒砌的墙角里,开在我们山村小学的校门口,开在操场上跳远小坑旁。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
火把花怎么会开得这样红火呢?传说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她要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来。茂林密篝,山道弯弯。仙女打着火把走着,无数晶亮的火星,围在她身旁飞舞。当她终于走到村口的时候,公鸡叫了,太阳公公惊醒了,仙女一声叹息,将火把插在地上,自己飞走了,霞光中,燃烧的火把,变成满树红花……
但是,我常常想:火把花真的是仙女手中的火把吗?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去上学。粉红色的晨雾里,有雀鸟嘈杂的叫声;有碓房的舂米声;有牛犊清脆的叫声……突然,我看见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在校门口的火把花树下!火把花明艳地映照着,她在打扫校园,在轻轻地扫着被雨打落的花瓣。啊,难道我们的老师就是那位举着火把的仙女吗?她从城里来到我们小小的山村,走过了多少弯弯的山路啊!她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识字,教我们画画……啊,她是,她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她手中举着知识的火把!
啊,火把花,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照亮了我们——山村里的小学生!
(1)填空。
①“春”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然后再查( )画。
②“卵”字的字音难读准,一时又确定不了部首,可用数笔画查字法查( )画。
③“湍”字读tuān,用音序查字法可查字母( )。
(2)理解下面句子中画“ ”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选择一种比较确切的解释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是指( )。
A.花红 B.花香 C.花多
②“粉红色的晨雾里,有……”是指( )。
A.山区的雾本身的颜色是粉红色的。
B.雾里有很多的红花使雾像粉红色的。
C.因为是早晨,太阳快要出来了,所以雾逐渐变成粉红色的。
(3)这篇文章如果分三段,请分别写出它们的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4—6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想表现的是什么意思?(选择一个比较确切的在后面括号里画“√”)
A.反映作者喜欢火把花,热爱大自然。 ( )
B.说明山区虽然偏僻,但是十分美丽。 ( )
C.赞美在山村里辛苦教育孩子的老师。 ( )
D.作者赞美家乡,表现出一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
(5)缩句。
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直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呜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淘气——( )贫乏——( )
仍然——( )干脆——( )
2.填上合适的词。
阅读( )实现( )发挥( )
( )呜叫( )学习( )文章
3.“闻鸡起舞”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请用“”画出。
4.你觉得祖逖是怎样的人?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不少好词,请你摘录并积累这些好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这一下启发了刘琨,他想起了当年项羽的八千兵马被“四面楚歌”唱败的故事,想出了一( )计谋。刘琨忙叫人取来匈奴人最喜爱的一( )乐器——一胡笳,朝匈奴兵营吹奏起来。胡笳曲是那么yuè ěr dòng tīng( ),又是那么āi shāng qī wǎn( ),就像是年老的慈母在呼唤久别的孩子,又像是年轻的妻子在思念在外的丈夫……
刘琨一遍遍地吹奏着那深情的乐曲,连自己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时,忽然有人发现匈奴兵营有了动静,传来幽幽的哭泣声。
“将军,那边有人在哭。”卫兵报告刘琨。“注意动静,严密防守。”刘琨及时作了布置,然后回营房和众将商量对策,第二天一早,卫兵赶来报告,说匈奴兵已经全部撤走了。刘琨听了,好似卸下了qiān jīn zhòng dàn( )。
原来,昨夜刘琨的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乡之情,并很快感染了大部分将士。他们士气低落,有人还结伙逃回去了。匈奴首领眼看将士们已无心作战,就下令连夜撤兵,退回家乡去了。
一( )胡笳曲,救了一( )孤城,被传为qiān gǔ jiā huà( )。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2.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量词。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
卫兵报告刘琨:“将军,那边有人在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描写胡笳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写完整。
胡笳曲勾起了匈奴人的思乡之情,他们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的财富
时间:一天下午
地点:年轻人家门口
人物:年轻人
老石匠
布景:一个年轻人坐在小木屋的门口怨天怨地。
年轻人:( )如果我有一大笔财富,那该多好啊!
(一个老石匠从他门前路过,听见他又在嘟嘟嚷嚷,āi shēng tàn qì( ),就停住脚步。)
老石匠:年轻人,你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要知道,你自己就yōng yǒu( )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年轻人:( )什么,什么?我有一笔财富?它们在哪儿呀?
老石匠:(他看着年轻人)在你自己的身上。你不是有一对眼睛吗?如果你想得到财富,那你可以拿你的眼睛去换,哪怕用其中一只就够了。
年轻人:( )你说的什么呀!不管是什么样的财宝,我都不会用自己的眼睛去换取它们。
老石匠:那好!把你的两只手砍下来吧。如果你需要,你可以用它们去换得许许多多的金子。
年轻人:不,不!我决不愿意为了得到金子而失去自己的手。
老石匠:(看了年轻人一眼)现在,年轻人,你该明白了吧!你是多么fù yǒu( )。啊!那你还抱怨些什么呢?要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石匠说完,就jì xù( )走自己的路了。)
1.看拼音写词语,写在文中括号内。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抱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怨天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直线画出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4.这是一个剧本,句子前的括号里可以填上合适的神态、语气或动作。聪明的你也来试试当一个编剧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石匠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请在横线上补充结尾。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斯巴达克 (把标枪插在地上)弟兄们,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奴隶甲 (发抖)我们都是在打仗的时候被俘虏的。
斯巴达克来了多久了?
奴隶乙三年多了。
斯巴达克他们叫你们做些什么?你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奴隶丙用铁链锁着,用鞭子打着,逼着赶着要我们做工,饭也不给吃
饱。我们三十几个同伴,叫他们打死了十几个,饿死了十几个,
现在只剩我们十个了。
斯巴达克 (咬着牙,狠狠地说)他们拿我们不当人,整天逼我们做苦工不
算,还要叫我们互相残杀,给他们当把戏看。难道你们愿意跟
我拼命,给他们看着好玩吗?
奴隶们(一齐说)不愿意!
斯巴达克弟兄们,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是不是?
奴隶们(一齐说)是,我们都是奴隶。
斯巴达克奴隶?不!罗马人不是我们的主人,是我们的仇人!
奴隶们 (一齐说)对!他们是我们的仇人!
斯巴达克我们要报仇!要把他们杀死!弟兄们!一齐来反抗!
奴隶们 (一齐说)好!一齐来反抗!
司令官(大声喊)他们在那里说什么?怎么还不动手?(向武官)告诉他
们,不许说话!
斯巴达克弟兄们!动手!
(一个奴隶用斧子把锁着的铁门砍开,十一个人一齐冲出来。武官迎面走来,被斯巴达克用标枪刺死。全场立刻大乱,男男女女都连滚带爬,四下逃走。)斯巴达克 (杀出一条血路,大喊)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
(无数奴隶从各处跑来,把罗马人手里的武器都夺了过来,跟十一个人合成一支雄壮的队伍,杀了出去。)
1.多音字组词。
斗 dǒu( )当 dāng( )
dòu( )dàng(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反抗——( )健壮——( )
3.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是一句____________。
4.圈出画波浪线句子中描写奴隶们动作的词语。
5.奴隶们在斯巴达克的鼓励下终于起来反抗奴隶主贵族,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奴隶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1918—1949)
1948年夏于渣滓洞: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
坐牢又有什么希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难 nán( )转 zhuǎn( )
nàn( )zhuàn( )
2.用“”画出诗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叛逆者”本来多指与公认的习惯或传统决裂的人,在文中指( )
A.与反动势力抗争的革命者 B.国民党反动派
4.“颠倒”指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乾坤”本指天和地,那么在诗中“颠倒的乾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