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罐水
①一百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严 炎)热的夏天,在一片干旱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尤(代 戴 带)领下,到处找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屋子。
②他们冲上山坡,骂骂咧咧地推开门。里屋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们向她要水喝。她摇摇头,什么也没说。维尤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声:“搜到啦!”声音刚过,只见两个士兵捧着一只大罐子,从里屋走出来。
③士兵们一拥而上,急夺水罐。维尤命令他们放下,他走到水罐边,看了看满罐清水,觉得喉咙口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就喝。可是维尤没有喝。他先倒了一小杯,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说:“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了。维尤又倒了半杯递给女孩:“你也喝。”孩子母亲缓缓地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底 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像母亲那样,双手捧起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④维尤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又让每个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水喝完了,法国侵略兵坐下歇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怀里的女孩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⑤人们都赞颂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杯)。直到现在,纪念碑前还常常有人去敬献花圈哩。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上画“√”。
(2)短文是按照( )写的。
A.时间顺序 B.事情发展川页序 C.空间顺序
(3)概括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维尤倒了一杯水要那位妇女喝掉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做的?用“________”把有关句子画下来。那位妇女为什么要把杯子里的水全部喝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母亲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奇制胜
公元前285年,燕国大将军乐毅带兵攻破齐国,占领了齐国大片土地,田单和本族人逃到即墨。即墨城中的守军知道大将田单是位足智多谋的勇士,也很擅于攻略,于是就推举他为守城的大将军。乐毅围攻即墨三年,未能攻破这座小城。
不久,燕昭王死了,与乐毅有嫌隙的燕惠王继位。田单利用两人的矛盾,派人到燕国散布乐毅的谣言,使燕惠王对乐毅产生了疑心,派骑劫代替了乐毅。一时,燕兵士气大落。田单利用这个机会,组织人马,鼓舞士气,做好反攻准备。
聪明的田单想出了一个计谋,叫“火牛阵”。他先叫城内的商人,拿着金银珠宝偷偷送到燕军将领手中,假装投降说:“即墨城的守军兵力不够快要投降了,这些珠宝献给你们,请求大人您入城之后千万别杀我们!”燕军一听,以为即墨城里已经准备投降,一高兴就放松了警戒。
没想到田单从城里收集来一千多头牛,并且将这些牛都披上五彩龙纹衣,双角上绑着尖刀,尾巴上绑着草。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一声令下,部属们将火点着牛尾巴上的草,牛被火烫到之后,就拼命往前跑。燕军从睡梦中惊醒,看到这一大群五彩怪兽,吓得惊惶失措,四处乱逃,被牛撞死的、踢死的、被齐兵砍死的不计其数。
田单又乘胜追击,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七十多个城邑。
1.圈出正确的读音。
(1)燕国 yān guóyàn guó
(2)擅于 cán yú shàn yú
(3)城邑chéng yìchéng yè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写在括号内。
(1)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 )
(2)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 )
3.造句。
一……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奇制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田单用“_____”的计谋战胜了燕军。他先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shuǐ liú tuān jí( ),两岸都是gāo shān jùn lǐng( ),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wàng xiǎng( )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guǐ jì(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敌人的两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55公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来,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
1.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增援——( )击溃——( )索性——( )
3.“天险”的意思是_________,称大渡河为天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_”划出最能表现红军战士智勇双全的句子。
麻雀
[冯骥才]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他们为“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必需)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侯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锋利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闪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的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颗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眼睛远远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大墙中间,脱落掉一两块砖的洞眼儿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了被人圈养的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温暖)。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风雨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们从来不肯在金丝笼里美餐一顿精米细食,也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尖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家畜)。
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2.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句。
将它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一个过渡句。用“______”画出来,并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大多数鸟儿的生活”指的是_____________;“麻雀的生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是一只鸟儿,我会选择像________那样的生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shén qì shí zú()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xì nì( )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在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竞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zā zuǐ( ),大概在做梦呢!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bù yóu zì zhǔ()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1.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调皮——( )也许——( )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
照样子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课文完成填空。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在我书桌上”,“竟然”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它胆子大了”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灯光
夏夜,静悄悄的,星星眨着眼睛,月亮姑娘出外飘游。她那柔和的金黄色的光芒,像轻纱一样笼罩着大地。她在天空中飘呀,飘呀。夜渐渐深了,一家家的灯火相继熄灭了,人们进入了梦乡。
夜更深了,月亮姑娘在(安静静寂)的夜空继续慢慢地飘着。忽然,她发现有一盏灯还亮着,那灯光和天上的星光相互辉映。月亮姑娘(好奇奇怪)地探头一望,只见那明亮的灯光下有一位老师,她面前放着厚厚的一摞学生作业本。这位老师正在埋头批改学生作业。她改得( )认真,( )仔细,连一个小小的错误也不放过。额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她也顾不上擦。咦,她怎么笑了?月亮姑娘又往前探了探头。啊!她改到了一篇好文章。①哟,怎么又皱眉了?咳,原来是批到了“淘气大王”的糊涂作业。
啊!这就是老师的甘和苦。在这盏“长明灯”下,她的双鬓银丝不断增多,她的额上皱纹逐渐加深。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她在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她的每一份光。
月亮姑娘叹息着悄悄离去,( )她不忍心打扰老师的工作。②啊!夏天的夜晚是那么宁静,月亮是那么柔和,星星是那么闪烁迷人。老师屋里的那盏灯,比月亮、星星更柔和,更迷人。
1.划去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奉献——( )柔和——( )
4.文中划线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填空。
夏夜,月亮姑娘___________。她探头望见明亮的灯光下,老师正在___________。她明白了老师屋里的那盏灯比月亮更___________,比星星更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