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领取了2000元工资后,在商店购买了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200元,实际支付160元。在这里2000元、200元、160元分别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
每逢新年,同学们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前几年送贺卡,现在送的礼物的价格越来越高。家长无奈地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抬不起头来。”这种消费观属于( )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
C.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变化,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变为2005年的3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67%变为43%。这种变化说明( )
A.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生活水平提高 |
B.我国城乡居民生存资料的消费逐渐被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所代替 |
C.食品支出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加大 |
D.我国城乡居民进入高消费时期 |
某县2005年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县。该县预计到2007年GDP、财政收入将分别突破400亿元和40亿元,人均收入将明显高于当地其他县市。从2005年下半年起,该县职工出现了购置私家汽车的热潮,一中学一月内有十几位教师购买了小汽车,令附近县市的职工羡慕不已
上述中学的陈老师拿出自己3万元的存款,又在银行贷款近4万元,高高兴兴地开上了自己的小汽车。陈老师的做法( )
A.应该反对,因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 B.是一种新的消费理念 |
C.与社会无关,我们不应该作任何评价 | D.体现了陈老师对预期收入有信心 |
某县2005年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县。该县预计到2007年GDP、财政收入将分别突破400亿元和40亿元,人均收入将明显高于当地其他县市。从2005年下半年起,该县职工出现了购置私家汽车的热潮,一中学一月内有十几位教师购买了小汽车,令附近县市的职工羡慕不已。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购置小汽车对多数职工来说应该属于( )
A.生存资料消费 | B.发展资料消费 |
C.享受资料消费 | D.租赁消费 |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金融意识的加强,人们对银行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表明( )
A.商品的价格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 |
B.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 |
C.家庭人口数量是制约家庭消费的根本因素 |
D.人的思想观念决定家庭消费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