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槐树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也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
老槐树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的,同学们最喜欢在大树下游戏、玩耍。一阵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哗啦地响,好像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阵降欢笑。
(1)根据短文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
(      )的树干    (      )的树冠    (      )的树叶
(2)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
(3)文中第1自然段共有__________句话,第2句写老槐树__________,第3句写老槐树__________,第1句同后两句之间是__________关系。
(4)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句,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来写。
(5)写出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乐园。
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名叫更赢。一天,他和魏王一起欣赏秋天的景色。正好有一只雁从远方飞来。更赢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鸟射下来!”魏王不信,以为他在说笑话。更赢等大雁飞近,右手紧紧地绷住弓弦,然后突然一松手,只听得“咚”的一声,那只大雁往上一冲,拍了两下翅膀,便从空中掉下来了。
魏王连声称赞,问更赢:“先生的箭法怎么能这样高超呢?”
更赢说:“这只大雁飞得很慢,叫声又很悲惨。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伤,叫声悲惨是因为它失去了同伴。因为它受伤时的紧张情绪还没有消失,所以听到弓弦响,以为飞箭又来了, 就拚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裂开,怎能不掉下来呢?”
(1)用“”画出短文中的一组关联词。
(2)最后一段话是说的,共有句话。
(3)大雁“飞得很慢”是更赢的;“叫声很悲惨”是更赢的;“受过伤”和“失去了同伴”是更赢的。

快乐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和游酢(zuò)都是北宋大学问家程颐(yí)的学生。有一天,他俩讨论问题,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也没争出个结果。于是,两人准备去向老师请教。
屋外,灰蒙蒙的天上飘着鹅毛般的雪花。杨时和游酢求学心切,顾不得找雨具,匆匆朝先生住处跑去。
他俩来到程颐屋前,见门虚掩着,便从门缝往里探望,只见老师斜靠在椅子上,双目闭合,神情安详而舒坦。这时,书童走过来告诉他们:“先生这几天足不出户,夜以继日读书写字。今天可能想出眉目了,想打一个盹(dǔn),正睡得香呢!”
两人听后,便蹑(niè)手蹑脚走下台阶,站在院子里耐心地等待。一顿饭的时间过去了,又一顿饭的时间过去了,杨时和游酢还是毕恭毕敬地站在雪地里。
雪下得更大了,西北风也刮得更猛了,可是两人互相鼓励着,仍然继续在门外恭(gōng)立等候。待到程颐醒来发现他俩时,外面的大雪已经厚达一尺了。
(1)根据上下文,你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2)杨时和游酢冒雪到老师家求教,却为什么不进门呢?

(3)“程门立雪”是个成语,表示对师长的尊敬。杨时和游酢的主要优点

快乐阅读。
卧薪(xīn)尝胆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有两个小国,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都想征服对方,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会稽(jī)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jiàn)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huàn)。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chōng)米推磨,受尽了屈辱(rǔ)。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chǐ)辱。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过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1)查字典,“报仇雪恨”的“雪”的意思是

(2)在文中用“”画出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3)第4自然段是按结构写的,总起句是

阅读大舞台。
囫(hú)囵(lún)吞枣
古时候,有个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也有红枣。他坐在路旁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有个过路的医生看见了,对他说:“小伙子,梨不能多吃呀!这东西对人的牙齿虽然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脾(pí)的。”
这人就问:“那么,我吃红枣行吗?”
医生回答道:“红枣倒是补脾的,可惜又伤牙齿,也不要多吃。”
这个人听医生这么说,开始左右为难了。他一手拿梨,一手拿枣,想了想,自言自语道:“这样吧,我吃梨只用牙齿嚼(jiáo),不咽(yàn)到肚子里去,吃红枣就不用嚼,整个儿咽下去。”
于是,他拿起一个红枣往嘴里一扔,用舌头拨了拨,一仰脖子就吞了下去。他哪里知道,囫囵个儿的红枣到肚里也没法消化,对脾当然也没有好处。
(1)“嚼”和“咽”有什么不同呢?请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嚼:①咬() ②细细地咬碎() ③吃()
咽:①吃() ②慢慢地吃下() ③吞()
(2)古时候那个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

(3)你知道“囫囵吞枣”现在是什么意思吗?

阅读快车。
曹冲智救库吏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他聪明多智,而且很有同情心。
有一天,他父亲一具心爱的马鞍(ān)不幸被老鼠咬破了,管仓库的官吏发现后,吓得不得了。这事正好被十来岁的曹冲知道了,他对库吏说:“我会设法救你的,三天后你去自首好了。”
送走库吏,曹冲走进卧室,用小刀将衣服连戳(chuō)几个洞,然后装出闷闷不乐的样子。曹操前来询(xún)问。曹冲说:“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几个洞。听说衣服被老鼠咬了是要倒霉的。”曹操说:“老鼠咬坏东西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吉祥不吉祥,你不要为这件事苦恼。”曹冲恭敬地说:“父亲说得对。”
不久,库吏来向曹操自首。曹操听后满脸怒火,本想狠狠惩罚库吏,但见曹冲在旁边,顿时想起刚才开导儿子的话,于是收起怒容说:“我儿子的衣服挂在床边尚且被老鼠咬了,何况马鞍是挂在仓库柱头上呢。算了,以后留心一点。”
就这样,聪明的小曹冲救了老库吏一命。
(1)各就各位。

(2)曹冲是怎样智救库吏的?请把下面句子的顺序排一排。
()曹操劝曹冲不要为这件事苦恼。
()曹操为了儿子只好原谅库吏。
()曹冲戳坏自己的衣服,并告诉曹操是老鼠咬的,会倒霉的。
()因为老鼠咬坏东西是常有的事。
()这时库吏报告说库内一具马鞍被老鼠咬坏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