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将家中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检验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 的“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2)实验结论:              
【第二组实验探究】:氧化铜(CuO)能否催化“双氧水”分解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3)完成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溶液中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4)步骤③结束后,用手接触试管底部,感觉烫手.说明“双氧水”分解的化学反应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
(5)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带滤纸)、烧杯、______.
(6)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填序号).

(7)步骤⑦的目的                              
(8)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反应表达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纯碱的制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b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填数字)。

(2)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或“离子”)。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石墨 ②氯化钠③稀硫酸,④碳酸钙⑤熟石灰⑥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作气体肥料的是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3)可作补钙剂的是  ;(4)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  (填仪器名称)。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和氢气,一段时间后,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③将t2℃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