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两小题,共14分)
(一)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连接试管1的是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 ___来检验。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 __ _______组成的。(填名称)
(2)鉴别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 。
(3)在天然水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二)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②
(2)小华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装药品时加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3)小张选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利用该套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若用F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一氧化氮(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近,在空气中能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小沈同学在实验室里用铜和硝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一氧化氮气体,同时生成硝酸铜和水,她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写出实验室制一氧化氮气体的符号表达式是 。
化学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请回答:
①图一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 ,检验b处气体的方法是 (10) 。
图二是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11) (填编号)。
②图三是研究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
A处看到的现象是 (12)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13) 性。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4) ,C处尾气处理的目的是 (15) 。
根据要求填空
①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1) 。
②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2) 和氢气。
③常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是 (3) 。(填名称)
④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应用了它的 (4) 性。
⑤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
由 (5) 种元素组成,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6) (精确到0.1%),0.25mol
中约含有 (7) 个H原子。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8)□ 请配平:
实验室常用草酸(化学式为)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为:
↑+
↑+
。下图是制备干燥的
,再用
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反应产物的实验装置。
①从安全角度讲,实验开始时应先加热(9)(填A或C)处。
②写出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D处的现象(11)。
③为了能正确检验反应后的产物,某同学认为在装置 (12) 和 (12) 之间还应增加个洗气瓶(下图),该同学在洗气瓶中加入的溶液是(13)。
④从环保的角度讲,该装置存在的缺陷是(14)。
以下是一些制取气体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①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Ⅰ.写出仪器的名称:①(1)②(2)。
Ⅱ.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
实验室还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可以从E~G中选取(4) (选填序号)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
Ⅲ.若用D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5)(填“a”或“b”)端通入,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6)。
②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
编号 |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
催化剂质量/g |
待测数据 |
实验1 |
50.0 |
![]() 0.2 |
|
实验2 |
50.0 |
CuO X |
Ⅰ.表中X的数值应是(7)。
Ⅱ.表中的待测数据指(8)(填字母序号)。
A.氧气的质量 B.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质量
C.氧气的体积 D.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②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16)。
③将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若采用加溶质的方法使两者重新达到饱和,则(17)物质所加的量多。
④t1℃时,向一只盛有15g甲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固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18) 。
A.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 g/100g水 |
B.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65g |
C.降温后烧杯中溶液总质量不变 |
D.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热变为不饱和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