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两小题,共14分)
(一)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连接试管1的是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 ___来检验。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 __ _______组成的。(填名称)
(2)鉴别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 。
(3)在天然水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二)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②
(2)小华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装药品时加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3)小张选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利用该套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若用F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一氧化氮(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近,在空气中能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小沈同学在实验室里用铜和硝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一氧化氮气体,同时生成硝酸铜和水,她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写出实验室制一氧化氮气体的符号表达式是 。
某化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取四支试管,在2、3、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 (MnO2)粉末,然后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下: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5% |
5% |
10% |
15% |
| MnO2质量 |
0克 |
0.2克 |
0.2克 |
0.2克 |
| 气泡产生的速度 |
+ |
+++ |
++++ |
+++++ |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 和 的关系。
(2)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操作方法: 。
(3)小米同学提出,通过上述实验不能证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于是,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讨论,最后一致认为:还需证明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 和 不变。他们继续进行了实验。
(4)可利用过滤法回收剩余溶液中的二氧化锰粉末。在过滤过程中,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玻璃棒B.酒精灯C.烧杯 D.漏斗
过滤后,他们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原因是 。(任写一点)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 。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用E装置收集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始终未见导管口冒出气泡,其可能原因是 。
(4)某气体可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 。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乙和丙。三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乙和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丙的一种用途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反应前的质量(g) |
54 |
17 |
20 |
1 |
| 反应后的质量(g) |
10 |
0 |
3 |
X |
X的值为 。
如图是物质的微观示意图,相同颜色的球代表同种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 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