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辽宁省的主要农作物,常作为农业科研的重要材料。如图1表示玉米细胞的某一生理状态;图2表示温度恒定条件下,另两个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在图2曲线中__________(有/没有)对应的点,若玉米长期处于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则 (能/不能)正常生长。
(2)图2中M点之前(左侧)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该因素不足,直接导致光合作用中生成的 较少,进一步直接限制了 。
(3)图2中大于a点光照强度后限制曲线1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正行通风、合理密植、施有机肥等措施缓解 较低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制约。
鸡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其显隐关系未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也未知,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用字母B,b表示。
(1)现有一群自然放养,繁殖的鸡群,雌雄均有性成熟的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个体若干,请你设计杂交试验,在一个繁殖季节,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芦花羽毛为显性,非芦花羽毛为隐性,现有性成熟的纯种雌雄芦花羽毛和非芦花羽毛个体数只,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还是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最多只设计两代杂交组合实验)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用遗传图解分析预测实验结果①
I.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_ 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将_____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小刚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对他的实验进行分析,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时首先将植物放在黑暗处,其目的是使叶片中的___________运走耗尽。
(2)图中a选用的液体应该是_____________。
(3)滴加碘液后叶片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中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刚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习与调查
Ⅰ.红绿色盲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该校01、02、03、04级学生中红绿色盲发病情况进行调查。
①他们在制定调查方案中应包括哪些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设计一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Ⅱ.在一个与世隔的小岛上,某种地中海贫血症(单基因遗传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为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对岛上若干家庭进行了调查。在一个祖孙三代的家庭里,丈夫(甲)和妻子(乙)均表现正常,他们仅有的一个孩子为患有该病的男孩,甲的姐姐和乙的弟弟均为该病患者,而甲乙双方的父母均表现正常,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下列空白方框中绘制出该家庭三代的遗传系谱图。
(2)根据对此家庭的调查结果初步推测,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______染色体上的 __________性基因。若用字母T、t表示这对基因,该家庭中甲和乙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______________。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有该病的概率约为__________。通过进行遗传咨询和___________等手段,可有效降低该遗传病的出生率。
(3)经调查,岛上每256人中有一人患此遗传病,则该岛人群中T基因的频率为_____。选择此地进行调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有利于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某小组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溶液维持在37℃左右,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实验结果。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是:
①若1组漏斗液面高度比2组高,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图 1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图 2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_,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__。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_________________所利用。
(3)若图1示一农业生态系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都是当作燃料,粪便、废水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引起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______(填字母)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
Ⅱ.近年来,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请回答:
(1)太湖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引起的。为解决太湖水发绿问题,有人建议在水体发绿时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
类别 |
青鱼 |
鲢鱼 |
鳙鱼 |
鲤鱼 |
食性 |
螺狮 |
浮游植物 |
浮游动物 |
杂食 |
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
(2) 养鱼的池塘经常接纳含有农药的农田水,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池塘的生态平衡不会遭到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3)下表是对太湖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则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
A |
B |
C |
D |
E |
|
Pg |
15.9 |
870.7 |
0.9 |
141.0 |
211.5 |
Pn |
2.8 |
369.4 |
0.3 |
61.9 |
20.1 |
R |
13.1 |
501.3 |
0.6 |
79.1 |
191.4 |
(4)有人认为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氮和磷引起的,因此设计了下面实验:
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进行如下处理:
A.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清水。如此重复3次;
B.再加水至1000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C.在甲烧杯中加0.3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在丙烧杯中加0.15g洗衣粉和0.15g尿素;丁烧杯中;
D.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的窗台上培养5天,取得水样。
请补充完整以上实验过程,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A.处理的目的是。
②你预计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