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做法达不到目的的是
A.蚊虫叮咬时,会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在叮咬处抹些肥皂水(弱碱性),可减轻痛痒症状 |
B.多吃海带,可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
C.将碗、筷高温蒸煮,可杀菌消毒 |
D.对生活中的塑料垃圾进行填埋,可防止“白色污染” |
右图装置中,U型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
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 -2e=Fe2+ |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
B.常温下,100ml 1 moI·L-1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
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
D.3.4g 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 |
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下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 |
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mol中子![]() |
B.0.4mol电子 |
C.0.2mol质子 | D.0.4mol分子 |
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
①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②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③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 molBr2发生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