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他被谗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②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③明河:银河。④岭表: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域,即岭南地区。
上阕“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下阕“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全篇加以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梅花二首
苏轼
其一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其二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注】《梅花二首》写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途中。
简要分析《其一》如何描写梅花的。说明《其一》中梅花有着怎样的特点。
《其二》“开自无聊落更愁”句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试做分析。
《梅花二首》中梅花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①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三月,元稹贬通州(今四川达川);八月,白居易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为该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梦微之》而酬和次韵之作。
白居易诗“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写法独特,谈谈你的认识。
两首诗都写了“梦”,但梦境内容与表述的情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诗歌鉴赏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一诗,春之“”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请赏析“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两句。(4分)
请简要说明作者有哪些“愁”。
“得似浮云也自由”中“也”字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作者之“伤”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触目之伤”的。
这首词的结尾,历来被词家公认为经典。请谈谈它为人称道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