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环境中,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下列山脉与其地理界线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地形区分界线——昆仑山——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 |
| B.水系的分水岭——南岭——黄河水系与珠江水系 |
| C.国界线——大兴安岭——中国、蒙古 |
| D.温度带的分界线——南岭——温带与亚热带 |
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战略格局。如图中阴影部分为这一格局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据此完成问题。
甘肃新疆主产区主要种植()
| A.棉花、小麦 | B.小麦、油菜 |
| C.棉花、水稻 | D.甜菜、葡萄 |
这一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热 | B.交通 | C.土壤 | D.水源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问题。
某一封闭区域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
| A.耕地 | B.森林 | C.淡水 | D.矿产 |
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 B.山东—气候资源 |
| C.黑龙江—矿产资源 | D.新疆—水资源 |
根据广州有关规划,到202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应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 |
| B.该指标与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
|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
|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成正比 |
如图为“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 B.③④ |
| C.①② | D.⑤⑥ |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化进程曲线图。据此完成问题。
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新加坡 |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A.Ⅰ | B.Ⅰ 和Ⅱ | C.Ⅱ | D.Ⅲ |
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水稻 |
| B.山上修梯田,种荔枝,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
| C.山上营造水源林,山下种小麦 |
|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企业化种植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