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实验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①用l0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②用酒精洗涤粘有硫粉的试管: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0.1 g氯化钠晶体: ④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胶体中的氯化钠溶液:
⑤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下列对各组离子或物质是否能够大量共存解释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化性:Na+<Mg2+<Al3+ | B.半径:C1![]() ![]() ![]() |
C.稳定性:HF>HCl>HBr>HI | D.酸性:HClO4>H2SO4>H2CO3>H2SiO3 |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KNO3固体 |
B.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
C.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D.稀盐酸滴加到Fe(OH)3胶体溶液中 |
下列性质和解释正确的是
A.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Cl2有强氧化性 |
B.向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
C.向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原理是:![]() |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