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试液一定是碱溶液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
C.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Na+ |
D.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含氢氧化钙 |
(1)反应A(g)+B(s)C(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则生成C的速率:
①升温___;②增大压强____;③增大容器容积____;
④加入A___;⑤加入B____;⑥加正催化剂____。
(2)在25℃、101kPa下,1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55.6kJ。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 CH4(g)+HC
CH(g)+H2(g)△H1="156.6" kJ·mol-1
CH3CHCH2(g)
CH4(g)+HC
CH(g )△H2="32.4" 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
CH2(g)+H2(g) 的△H=kJ·mol-1。
(4)下表中的数据表示破坏1 mol化学键需消耗的能量(即键能,单位为kJ·mol-1):
化学键 |
C—H |
C—F |
H—F |
F—F |
键能 |
414 |
489 |
565 |
158 |
根据键能数据计算以下反应的反应热△H:
CH4(g)+4F2(g)﹦CF4(g)+4HF(g)△H=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 B.SO2为0.25mol/L |
C.SO2、SO3均为0.15mol/L | D.SO3为0.25mol/L |
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
A.反应容器内的P、Q、R、S的浓度不随时间改变 |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
设C+CO22CO-Q1(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u1, N2+3H2
2NH3+Q2(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u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u1和u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 | B.同时减小 | C.增大,减小 | D.减小,增大 |
在2L密闭容器内,某气体反应物在2s内由8mol变为7.2mol,则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4mol/(L·s) | B.0.3mol/(L·s) | C.0.2mol/(L·s) | D.0.1mol/(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