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aIO3的碱性溶液中通入氯气,可以得到Na2H3IO6。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该反应中NaIO3作还原剂 |
B.碱性条件下,氯气氧化性强于Na2H3IO6 |
C.反应中生成1mol Na2H3IO6,转移2mol电子 |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2:1 |
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 ΔH >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
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
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 |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g) + nB(g)pC(g) + qD(g),当m、n、p、q为任意整数(不为零)时, 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
D.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发生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键发生反应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2O![]() |
B.CO2+H2O![]() |
C.CO32-+H2O![]() |
D.HS-+H2O![]() |
下列关于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 |
B.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
C.在室温下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但同样是这个吸热反应在较高温度(1200 K)下则能自发进行 |
D.放热过程(ΔH<0)或熵增加 (ΔS>0)的过程一定是自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