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正漂泊在外。
诗歌最后一句“两三星火”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歌阅读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卢梅坡:宋代诗人②降:服输③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梅与雪的高下。
从“差、欠、逊、少”四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的空白处,应为
以议论入诗是宋人的一大创举,宋诗中有很多含有哲理的诗句。本诗后两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诗歌鉴赏。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②犊:牛。③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请展开想像,描写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所表现的田园春光。
词中划线的一个“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力。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本诗写于1278年,诗人战败被俘,押往大都,途经金陵。此时南宋已亡,金陵被攻破四年了。
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出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突出诗人的无限悲恨和无尽怅惘。
B.颔联“元无异”和“半已非”形成巨大反差,揭露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表现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
C.颈联运用比喻手法,给人悲凉凄惨的感觉:诗人在哭,金陵在哭,满地芦花和“我”一样飘零,旧时燕子也是无处栖身。
D.尾联与《过零丁洋》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异曲同工,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本诗中的“”一句诗,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啊,有一只鹰……
曾卓
呵,在蓝得透明的天空中呵,鹰,蓝天的骑士
有一只鹰在飞翔你也有你的歌么
它飞得那么高呵更高更高地飞吧,鹰
白云紧贴着它的翅膀生命的歌要唱得更响,更响
呵,俯望着闪光的彩色的大地呵,有一只鹰在高飞
鹰在高空中自由地盘旋怀着真正的鹰的心
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
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有时驮负着阳光白云
赏读全诗,说说诗中的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本诗在第一、二节诗人以两幅画面从不同角度展现鹰的飞翔状态,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乐雷发的《秋日行村路》,按要求回答题目。
秋日行村路
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