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金银花
赵元波
①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的正在盛开,一簇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心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几分姿色,就像邻家的小女孩活泼可爱;有一些花朵开的时间长了,白色的花朵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一枝数朵,给人一种惊喜,一缕清爽,实在是标致极了。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摆起伏,袭人香气简直可迷醉万人。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嫩的,伸着毛绒绒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以白色的围墙做背景,配合着粉红色的桃花,桃树下一盆盆茉莉、竹子、山茶、文竹、玫瑰、水仙,姹紫嫣红,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的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是入画的一景。
②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花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把只它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超强的生命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就好像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
③钟情于金银花的叶子绿,花儿的美,那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一片葱茏的绿色,淡淡的花香。曾经,我为我的这个设计充满了赏心悦目的憧憬和希冀。为此,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不忘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冬天还把他从院子里搬到房子里,白天又从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
④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它已经尽力了。就是说,它所能够报答于我的,也就是这些了。是的,它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是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而那些自由,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
⑤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荫,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我们应该知道: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选自《新华副刊》,略有改动)“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散文作品描写景物时,常通过精当的用词或恰当的修辞,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化的描写,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下句进行赏析。
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作者还写了“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的用意是什么?
联系人的成长谈一谈你对“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题(共12分)
野蔷薇苔野蔷薇的花多姿多彩,好看得很,并且,野蔷薇苔也是很好吃的。我们童年的春天,在原野上,见到野蔷薇抽苔了,就会很高兴地给摘下来,除掉柔柔的刺,剥去鲜嫩的皮,剩下一根翡翠样的杆儿,咬在嘴里,那
味儿就甜在整个童年的记忆里了。
现在也常在故乡见到这样的野蔷薇苔,见了也仍然像孩子一样将它给摘下来,去刺剥皮然后给吃掉。人见了就很不理解,怎么会有这种嗜好呢?其实别人不知道,这是在回味童年,童年是最难忘的,童年养成的习惯,有时到老也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
最不能忘记的是童年的春荒,为了度过那一段青黄不接的日子,家里的粮食只能省着吃,因此我们每顿只吃个半饱,这样,到野地去摘野蔷薇苔既符合我们童年的天性,同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这么说,我们小时候喜欢春天,绝不是因为春天里鲜花和蝴蝶,而是因为春天里有给我们果腹的野蔷薇苔。
朱洪武小时落难,吃过野菜马兰头,后来他做了皇帝,也仍然不忘这种野菜,每年都让御缮房做一道马兰头菜给他品尝,我不知他是不是品出了当年的滋味,但有一点却是可贵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当了帝王而忘了苦难的童年。
我当然没有朱皇帝的大富大贵,但帝王和平民百姓的某些情感却有共通之处,那就是所谓的童年情结。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故乡山原上的野蔷薇是那么多,一丛丛一簇簇的,有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每人摘了一大把,然后躺在草地上慢慢地捋刺、剥皮,再品尝。我们将嘴唇吃得发绿,这样,不说家里省点儿粮食,也起码在这一天里不至于太饿肚子。
俗话说:“常将有日当无日,莫在无时想有时。”我现在的日子自然比过去好得多了,但我从来没有因此忘记童年的野蔷薇苔。他常使我对生活怀有一种忧患意识,谁也不敢保证将来的世界就绝对没有战争,没有饥饿……而那时,我们是不是还会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得到那漫山遍野的野蔷薇苔呢?
我因此而感谢生长粮食和野蔷薇苔的土地,更因此而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作者在第三段中写道:“到野地里去摘野蔷薇苔既符合我们童年的天性,同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中“童年的天性”与“情理”的分别指什么?
答:“童年的天性”是指(不超过5个字) “情理“是指 (不超过15个字)作者回忆童年,表达了“童年情结”和“忧患意识”,“童年情结”和“忧患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童年情结”的具体内容是(不超过20字)
“忧患意识”的具体内容是 (不超过20字)全文最后一句两次使用“因此”一词,作用是什么?
答:(不超过20字)
阅读《我最好的老师》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①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②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
③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
④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⑤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
⑥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
⑦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
⑧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⑨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⑩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这就给那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会有人清清嗓子,说道:“凯蒂旺普斯。”
⑾如果要我给我们的学校危机提出个解决办法的话,我一定会提出怀特森先生。我没做出过什么重大的科学发现,但我和我的同学们从怀特森先生那里得到了一种同样重要的东西,一种正视着某个人的眼睛,告诉他他错了的勇气。怀特森先生还让我们看到,这么做有时候是很有趣的。
⑿这里面的价值并非每个人都能觉察到。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小学老师听,他惊骇极了。“他不该像这样捉弄你们的。”那小学老师说道。我正视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全错了。“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说对于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
“我”从怀特森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
当历史老师上课时,有人说“凯蒂旺普斯”这意味着什么?
从对待怀特森老师的态度变化上看,本文采用的手法是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介绍怀特森老师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提琴
1从我幼年时一直到长大离开家上大学,甚至在那之后,我舅舅迈克的小提琴一直被视为家中的珍宝。它已成为某种象征。
2我还记得迈克舅舅第一次让我瞧他那把小提琴。他打开陈旧的黑盒子,里面衬垫着鲜艳华丽的绿天鹅绒,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现在你可看见了一把出自名匠的古琴。”他语调庄重地告诉我,并且让我透过琴面的f形音孔观看里面褪了色的标记。这把琴是外公给他的,追根溯源,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来的。
3我父亲是一位面包师,打算开一家面包房。在母亲看来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父亲说:“这根本不会有危险,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母亲呜咽道:“可如果是抵押贷款,他们可以把我们一家子撵到街上。”
4“我想讲几句。”舅舅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把小提琴,“我从报上读过,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卖了五千元。把它拿去卖了,卡尔。”母亲听了很吃惊。父亲说:“我可不愿那么做。”舅舅双手微微颤抖但用平静的语调说:“ 如果你赶快的话,埃雷特乐器店还没有关门。”于是父亲夹着提琴盒出门了。
5过了一阵子父亲依然夹着那只琴盒从前门进来了,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然后解释道:“我都已经走到埃雷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突然想,我们干吗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有了这笔钱,我们就用不着为那笔三千元的贷款担惊受怕了。如果我们要还的话,只消穿过三条马路到埃雷特那家店去就行了。”母亲显出欣喜的表情:“这是个很明智的主意。”迈克舅舅赞成道,“另外,我自愿把这把琴留给小玛丽,供她上大学。”
6那笔贷款并没有给家里造成麻烦。我进中学后,上午上课,下午就在店里帮忙。在我即将上大学的那年夏天,迈克舅舅溘然长逝,于是他的小提琴便传给了我。
7一天晚上,父亲问我:“学校有没有让你们勤工俭学的方案?”我说有。“我想那样最好。”他突然说道,“我在你衣柜的抽屉里放了200元,应该够缴你开始的那些费用了。你母亲一直指望那把小提琴的。”确实,她不再忧心忡忡,因为这把琴已经属于我了。
8在我离家的前一天,我提着这把琴来到埃雷特的乐器店。我打开琴盒问:“它值多少钱?”从后房出来一位老人,他拿起琴来:“卖二十五元,也许能卖到五十元,这就要看谁愿意要它了。”“可这是一把斯特拉·第瓦里制造的小提琴呀。”我说。“不错,这上面确实有他的标记,”他彬彬有礼地说道,“许多小提琴上都有这种标记,可并不是真的,这也绝不会是真的。”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是不是卡尔的女儿?”“是的。”我简短地回答道。最后,这把琴我没有卖掉,我把它带回家,放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
9晚餐席上,母亲偶然朝陈列柜顶上瞟了一眼。“琴呢?你们把它卖了?”父亲显得很忧虑,直到我摇摇头。“在楼上我的衣箱里,”我告诉她,“我想把它放到学校我的房间里,平时看到它就使我想到自己的家。”母亲很满意。“此外,”我继续说道,“那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需要钱用,你们就用不着为我担心了。这就像我拥有了一个装得满满的钱匣子,是这样吗,爸爸?”
10“是这样,玛丽,是这样的。”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追根溯源 | B.溘然长逝 | C.忧心忡忡 | D.彬彬有礼 |
上文与第⑧段画线句子“他好奇地凝视着我,‘我以前见过这件乐器,你事卡尔的女儿?’”相照应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划线句子“双手微微颤抖但用平静的语调”中“颤抖”和“平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舅舅的那把古琴其实并不是我们家的珍宝。 |
B.“我”是一个善解人意、成熟懂事的孩子。 |
C.母亲“忧心忡忡”的焦点集中在那把提琴上面。 |
D.我们一家人对提琴的态度是本文故事展开的线索。 |
在第①段中写到,舅舅的那把小提琴“已成为某种象征”,这是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至少写出三点理由。⑴⑵⑶
细读文章,就父亲的人物性格或所作所为发表你的看法。(80字左右)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汉字美在多维
1汉字分篆隶楷行草,书法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书法家人数之众多,书法工具之精益求精,书法艺术之令人惊艳……举世无双!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
2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空任鸟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3以字母为单元的拼音文字本质上也是一维的。汉字书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甲骨文 之美,钟鼎大小篆 之美,隶体端庄之美,楷体 之美,行书 之美,草书笔走龙蛇旷世奇美难以笔墨形容,“公孙大娘舞剑器”庶几近之。
4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汉字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划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之美在多维。
5书法讲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6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使指挥毫着墨,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7书法的多维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笔也有自由度: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
8另外,毛笔的运用还可增加书法之维度。笔颖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颜真卿楷书严正丰厚极富质感,柳公权笔力遒劲挺拔而具骨感,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曰: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草书之美是动态的,动感来自“飞白”,此乃毛笔字所特有。当笔颖欠墨执笔者运臂如风时,笔锋在纸面扫过显出黑白相间的飞白,笔飞墨舞当非过誉。草书是既有二维空间构架又显时间变化的三维时空艺术,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9诚然,基于拼音字母的横写文字也有其优点:见字发音方便学习,字母易于输入电脑,以及与数学公式兼容等。但就美感而言,汉字堪称独步,书法已成为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反观西方,有谁见过用拼音字写的匾额楹联条幅扇面?第③段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依次应该是( )
A.神秘 古朴 隽秀 飘逸 | B.飘逸 隽秀 神秘 古朴 |
C.古朴 飘逸 隽秀 神秘 | D.隽秀 神秘 古朴 飘逸 |
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⑴_________⑵________
第③段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________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⑨段补充说明拼音文字的优点,体现了说明文严谨和科学的特点。 |
B.汉字的艺术美源于它本身所具有多维度的特点。 |
C.草书在书法作品中最有魅力是在于它将汉字的自由度发挥到了极致。 |
D.毛笔被尊为“众笔之王”是因为它在书写时有极大的自由度。 |
下图是一些书法作品,请根据选文有关内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说汉字书法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原因。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母亲与照片
①透过母亲的斑斑白发和满面病容,已找不出这张照片的痕迹。所以我对这家照相馆充满感激。应该是一架老式双反相机,一位戴眼镜的老摄影师,微笑着,钻在黑布里面,看母亲年轻的倒影。快门开合的声音十分轻微,未曾惊动母亲的笑容。
②应该是一个下午,有细腻的风和阳光――从衣着上看,我相信那是春天。新的季节正通过它的每一个细节一点点展开它的叙事。母亲是春天叙事的一部分。
③12岁,或者14的她,穿着干净的学生装,从春天下午的阳光中穿过。
④那个下午后来被层层叠叠的下午湮没了。很多年后,不再有人能够察觉它的存在。不可能把它从无数的下午中捡选出来。时间粘连在一起,像雨季的阁楼上粘成纸饼的书简。
⑤我却从成摞的照片中捡选出这一张。我闻到了那家小照相馆陈旧的气息。我听到母亲和摄影师的轻声交谈。然后是轻轻的“咔嚓”一响,我在这一响中进入那个下午,见证了我出生以前的时光。
⑥青春,曾经牢牢地攥在母亲手里。
⑦母亲患上骨癌,在病床上辗转反侧,通过表情来掩饰痛苦。她的骨骼X光片被医生办公室的灯板照亮,我面对着它,呆若木鸡。这可能是她一生的最后照片。那张恐怖的照片像一扇漆黑的大门封锁了她的未来。医生告诉我,再发展下去,癌细胞的侵蚀可能使她的脊柱折断。那样,她将截瘫。
⑧我没有流泪。只希望她离去的道路平坦,不要穿越一片荆丛和沼泽。
⑨母亲的少女时代并不顺利。过早丧母,我外公长期在部队服役,注定了她成长期里亲情的缺席。她很美,她的照片早就向我们透露了这一点,但没有透露的,是她的痛苦与艰辛。这种家庭的艰辛使她15岁就参军,开始了漫长的服役生涯。而她所有的痛楚,都被照片掩瞒了。是什么使经济jié jū的她决定去照相馆?我无从得知。我只对她不幸的过往略有耳闻,却从来不愿碰触她的伤痛记忆。这张照片一直挂在我家老屋的墙上,每当我面对它,都会被她的笑容所感染。在笑容里,她好像看见了自己的未来。
⑩我用轮椅把母亲推到院子里。秋天午后的阳光已经含蓄了许多。门口的许多老人坐在轮椅里,围着花坛聊天。我把母亲推到树阴下,我想和她静静呆一会儿。我知道,这样的机会,不多了。
⑪我想给她拍一张照片。母亲不知多久没有拍过照片了,但我不忍。疾病已经扭曲了她的面容,她目光浑浊,表情死板,口水不时从呆滞的唇边无意识地流下。更重要的,她的记忆正在一点一点丧失,也许过不了多久,她就不再记得我是谁了。想到这里,我心里很难过。她和当初那个年轻而有活力的少女已经被分隔在时间的两岸,再也不能相聚。她们是同一个人吗?我时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⑫如果有一天母亲离开我,我会想她。但我放弃了为最后时刻的她拍照的想法。我们对照片的依赖是因为它具有不可比拟的真实性,但有些时候,这种真实性,恰恰是我们希望回避的。我更愿意面对母亲少女时代的笑容。如果说,所谓的永葆青春只是一种假想,那么,我心甘情愿地接受它的欺骗。
⑬从医院出来,穿越纷乱的城市街景,回到母亲不可能再回来的家。当年那家小照相馆,或许正隐身于某一条小巷里,在我的身后,一闪而过。阅读第⑨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经济jié jū 第②段中“母亲是春天叙事的一部分”这句话的含义是。
本文紧扣标题“母亲与照片”,从三个方面展开叙事。请简要概括。
对于第⑨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起到了插叙的作用,介绍了美丽的母亲不幸的少女时代。 |
B.呼应了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母亲少女时代拍摄照片的事情。 |
C.我对自己不了解母亲的不幸遭遇而深感遗憾与惋惜。 |
D.我被照片中母亲充满青春光彩和希望的美丽笑容深深感染。 |
第①②段两次写“应该是……”,这样叙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⑫段作者说:“我更愿意面对母亲少女时代的笑容。”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作者这种情感的理解。(8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