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倍体植物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已知紫花对白花为显性,且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有人设计了两种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
(1)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组合①的紫花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在所得到的F2紫花植株中,纯合植株数量约为______株。
(3)组合②的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若组合②的F1进行测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先对组合①的F1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植株中白花植株出现的几率为__________。
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短时间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要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都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你认为他做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步骤主要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________的大小以及的位置。
(3)请描述C步骤的操作方法:。
(4)某学生在F步骤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
为探究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①取三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2mL稀释的唾液。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1mL 10%的盐酸溶液,在乙试管中加入1mL 10% 的NaOH溶液,在丙试管中加入1mL蒸馏水。
③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2%的淀粉溶液,振荡摇匀,放入37℃温水中水浴10min。
④在三支试管中,分别注入现混的斐林试剂1mL,并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水浴约2min,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置丙组的实验目的是。
(3)步骤③中选择37℃恒温水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甲、乙、丙三支试管中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__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
(5)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
请根据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作答:
(1)如果该细胞是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则紫色色素存在于[ ],图中⑥是染色质,其主要化学组成是。
(2)该细胞中的主要多糖有。
(3)脂质合成的“车间”是[]。从②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4)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则发现该细胞对Na+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