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辐射的方法处理普通叶型豌豆,得到了豌豆半无叶型性状的突变体,半无叶型是受基因a控制的,呈完全隐性,该基因与子叶颜色基因都位于第1号染色体上,且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半无叶型基因a的产生是普通叶型基因A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
B.因豌豆的叶型与子叶颜色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叶型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分离定律 |
C.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说明该植株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 |
D.基因型为AaYy的植株自交,若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说明没有发生交叉互换 |
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
C.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 | D.M、N将呈现“J”型增长 |
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最终是达到()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 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
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 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 |
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曲线所代表的种群增长过程中无生存斗争存在 |
B.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75 |
C.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最大 |
D.种群数量越高,该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中动物类群的分布 |
B.近岸区和湖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C.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
D.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
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J形和S形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
B.在养殖业中,应在b的某时对鱼、虾进行捕捞 |
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D.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